证券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程国慧:持续发挥创投科技创新“引擎”作用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7-31 08:2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证券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程国慧:持续发挥创投科技创新“引擎”作用)

7月25日,证券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兼总编辑程国慧在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暨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进光明科学城活动上发表致辞,深入剖析当前创投行业的发展态势与未来方向。

程国慧回顾,去年第十二届创业投资大会在上海张江举办时,创投行业正经历全流程堵点带来的阵痛。而如今,市场已逐步走出低谷,呈现显著回暖迹象。募资端,今年上半年机构LP认缴出资额同比大幅提升50%,终结了2020年以来的连续下滑趋势;投资端,整体投融资规模降幅从去年同期的50%收窄至5%,显现探底信号;退出端,2025年上半年131家中企在A股、港股和美股上市,其中56%获VC/PE支持,港股IPO表现亮眼,并购、回购等多元化退出方式日益成熟。

在数据背后,行业生态正发生深刻变革。一方面,优质项目在创投机构的长期培育下持续涌现,DeepSeek、宇树科技、影石创新等企业的崛起,彰显了中国科技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创投十七条”“国办一号文”等政策密集出台,推动银行、险资、社保等长线资金入场,为行业注入源头活水。

当前创投行业局部回暖、理性修复的良好态势正在巩固。程国慧认为,创投作为一个发现和创造价值的行业,从来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动,而是时代前沿的探路者,是技术浪潮的弄潮儿。对于当下及未来,创业投资如何继续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作用,继续成为创新萌芽与产业参天大树连接的关键桥梁?程国慧提出三点思考:

一是要以专业的眼光发现价值。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机会和挑战并存,创投机构要进一步摒弃短期思维,超越简单的财务模型和短期估值,以更敏锐的产业洞察力、更深厚的专业积淀,以望远镜的远见和放大镜的细致穿透市场迷雾,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唤醒和发现价值,助力更多成长型、创新型企业脱颖而出。

二是要以优质的服务培育价值。在国有资本、金融机构加码入场的行业新格局之下,我们应把创投行业本身的价值进行延伸和深化。创业投资价值远不止资金的注入,创投机构应该并能够成为创业企业的长期合伙人,为创业企业构建强大的增值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投后赋能的广度和深度,呵护陪伴新技术从实验室到走下生产线,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新动能。

三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做大价值。要实现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离不开市场各方面共建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以当前备受资本关注的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等新技术、新产业为例,尽管大家都认为这是引领未来产业变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但仍面临商业转化和资本退出通道不确定性的挑战,创投机构应与科研院所、产业资源、各金融要素主体、地方政府携手共进,共同耐心培育适合前沿技术生长的土壤,构建充满活力与韧性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支撑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

程国慧强调,创业投资不仅是资本的投入,更是创新种子的播撒。未来,行业需以价值发现为起点、产业赋能为路径、生态共建为目标,让资本精准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校对:许欣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探路者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