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和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解决民企实际困难问题)
中国网财经8月1日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以下为文字实录:
记者:我们注意到,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郑栅洁主任已多次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已形成惯例。想请问,这种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具体为民营企业解决了哪些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 蒋毅:
感谢您对民营经济工作的关心和关注。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两年多来,郑栅洁主任共主持召开了17场座谈会、与近80家民营企业面对面交流,最近一场就在上周三。这些座谈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自己体会,有3方面特点。
在主题设置上,兼顾宏观调控需要和微观主体关切,既有各方关注的经济形势怎么看、宏观政策怎么办,也有民营企业关心的具体行业、领域的情况和问题。
在企业选择上,来自一二三产、东中西部、大中小型企业都受邀参会,尽可能覆盖更多的行业领域,以点带面了解全面情况、共性问题。
在推动工作上,注重问题导向、务求实效。比如,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施行各阶段,认真听取、吸纳企业意见,推动法律更加务实管用,切实做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又比如,今年以来多次听取企业对“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不少真知灼见已经落实到规划编制等工作中;再比如,对企业普遍关心的“内卷式”竞争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座谈会上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正在统筹采取修订法律、出台政策、完善标准、强化行业自律等举措,加快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问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一句话,民营企业座谈会听取的意见建议,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
除了栅洁主任亲自召开的17场座谈会外,两年多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所有党组成员和各业务司局通过各种方式与民营企业座谈交流500余次,省、市、县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2万余次,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半年多来收到问题诉求超过2400项。我们一手抓帮助解决问题,坚持依法依规、热情周到、注重实效,对问题办理实行台账管理、专人盯办;一手抓政策制定落实,从融资难融资贵、法治保障不健全等共性问题出发,推动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动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等等。企业对市场感受最直接、最灵敏,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常态化听取企业对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是宏观层面制定规划、政策的重要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和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持续深入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坚持点面结合解决实际困难问题,久久为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