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工智能应用有望加速渗透)
近期,人工智能政策密集出台。7月28日,上海新政推出10亿元专项补贴券直击人工智能应用落地难的产业痛点;7月31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深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在开源AI大模型领域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DeepSeek、阿里通义千问、智谱、豆包等大模型产品,为我国“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建议关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过程中AI产品的规模化、商业化的加速落地。
事件驱动 我国部署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强化示范引领,通过开放场景等支持技术落地。要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算法和数据供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开源开放体系,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要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
参考人民网过往的解读,“人工智能+”代表着一种新范式,即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各种应用场景有机结合,以创造更多价值。
我国很早就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15年7月,“人工智能”被写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6年3月,“人工智能”一词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人工智能”。后续,我国也陆续推出系列政策,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从顶层规划层面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4年开展
“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此次通过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从政策规划鼓励到大力推进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政策助力下我国AI应用有望加速落地和渗透。
事件前瞻 “人工智能+”产业空间更为广阔
目前来看,地方层面的政策也在进一步加码。7月28日,上海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发布
《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旨在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降低创新创业成本,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
《措施》决定发放6亿元算力券,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体系化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加快大模型生态空间集聚;发放3亿元模型券,对调用云平台部署的第三方大模型API,或采用第三方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方式,推进大模型垂类应用的主体,给予核定合同额最高50%、最高500万元补贴。发放1亿元语料券,加强语料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购买非关联方的语料进行大模型、垂类应用、智能体等研发和应用的主体,给予核定合同额最高30%、最高500万元的采购补贴;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智能芯片、具身智能、智能软件、脑机接口、智算系统等重点前沿方向的技术创新,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最高5000万元支持。
长江证券表示,对比“互联网+”,“人工智能+”空间或更为广阔。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成为“互联网+”的纲领性文件,后续我国在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和政务互联网领域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全面渗透,重构渠道与营销模式,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大发展,也培养了多个全球领先的平台经济巨头。此次
“人工智能+”相关关键政策,有望助力人工智能这一更底层影响更深远的技术,凭借创新的产品形态重塑社会各领域生产流程和效率,从渠道变革升级至全产业全链条重塑,产业空间更为广阔。
选股逻辑 建议关注AI产品商业化的加速落地
万联证券认为,我国在开源AI大模型领域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DeepSeek、阿里通义千问、智谱、豆包等大模型产品,为我国“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底座。建议关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过程中AI产品的规模化、商业化的加速落地,具体包括布局AI终端、AIAgent及潜在杀手级AI应用产品的领先企业;规模化AI应用落地促使端侧及推理算力需求激增,关注对AI算力产业链需求的提振,具体包括布局智算中心建设、液冷服务器、光通信、铜连接等领域的领先企业;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亟待优化,关注布局安全方法及治理的相关企业。
方正证券则表示,“人工智能+”驱动医疗产业革命,AI医疗各赛道将迎来加速发展。脑机接口领域建议关注博拓生物、翔宇医疗、诚益通、伟思医疗、乐普医疗等;机器人领域建议关注天智航等;AI+标的建议关注晶泰控股、康众医疗、美年健康、万东医疗、联影医疗、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
中银国际证券指出,“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包括工业富联、中科曙光、寒武纪、浪潮信息、科大讯飞、恒生电子、金山办公、千方科技、三六零、奇安信、安恒信息、宝信软件、中控技术、海天瑞声、拓尔思、太极股份、索辰科技等。此外,AI应用相关的企业包括万兴科技、数据港、云赛智联、宝信软件、万达信息、合合信息、恒为科技、中科曙光等。
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