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杭州首次超越广州 东北地区仅四城上榜)
8月6日,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下称“排行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南京、苏州、武汉、成都、重庆位居前十位。其中,杭州首次超越广州,挺进前四强。相比于2024年排行榜,柳州、三明、许昌退出了百强城市。
从区域分布来看,百强城市中,东部地区上榜城市达58个,中部地区有22个,西部地区有16个,东北地区的上榜城市则仅为4个(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
中国百强论坛秘书长田晓红在解读榜单时提出,东部地区城市在百强榜单中占据较大比例,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相对较少,区域分化依旧明显,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仍需努力。
分省份看,江苏(13个)、山东(13个)、广东(8个)、浙江(8个)和福建(7个)上榜城市数量居前5位。
在今年的排行榜中,江西、河北表现亮眼。其中,江西共有5个城市上榜,上饶、赣州、九江、宜春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均在48.5%以上,在入围城市中高居第2、第3、第5、第7位。
而河北共有6个城市入围今年排行榜。其中,唐山经济总量居河北省之首,百强榜单排名第37位,其2024年GDP总值首次跨过万亿门槛,成为全国第27个GDP万亿之城,也是继北京、天津之后京津冀地区的第三座。石家庄、沧州、廊坊的排名均相比去年进步5位。
另一方面,今年排行榜中福建、湖南下滑严重。福建共有7个城市入围今年排行榜,但除莆田外其余6个城市排名均下滑,其中龙岩排名下降14位,成为今年榜单上排名下降最多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下降位次超过两位数的城市。其GDP、财政、储蓄、科教、文化、卫生等指标均有所下滑。
田晓红表示,近年来依赖锂电池等新兴产业排名持续攀升的福建宁德,在今年排名下降了两位,2024年受全球产业链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此外,龙岩和宁德两市教育指标在入围城市中处于垫底位置,亟待补强。今年厦门和泉州也分别下降了2位和4位。
湖南今年共有6个城市上榜,除去郴州重返百强,其余五个城市长沙、株洲、岳阳、常德、衡阳排名均未能取得进步。其中长沙的排名虽然仅下跌一位,但其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仅为76.4%,处在百强城市最末位,导致其环境指标大幅下跌,叠加文化指标下滑,致使长沙今年的软经济指标跌至历史最低。
田晓红表示,湖南各市排名整体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软经济下滑较为明显,需要更加重视软经济指标的提升,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投入,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自2015年以来,华顿经济研究院连续十一年组织编制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榜单以GDP总量排名前110位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年度入围城市,按照其硬经济指标(权重0.618)和软经济指标(权重0.382)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取前100位作为年度上榜百强城市。硬经济指标由GDP、储蓄和财政组成,软经济指标由环境、科教、文化和卫生组成。各单项指标分值由其总量分值(权重0.5)和人均量分值(权重0.5)综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