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宣布:加码!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8-10 22:24:0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宁德时代宣布:加码!)

【导读】宁德时代加码万亿元级新能源后市场,透露国内外布局最新计划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8月10日,宁德时代旗下新能源后市场品牌宁家服务,举行上海旗舰直营体验中心开业仪式,以及海外首家直营体验中心泰国曼谷店的开业仪式。

这是宁德时代加码万亿元级新能源后市场的最新动作。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达1.7亿辆,其中5000万至8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超过质保期限,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达数万亿元。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我国新能源行业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拐点。”宁德时代质量体系及后市场业务部总裁李伟在受访时表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将逐步进入售后高峰期,大量超过质保期限的新能源汽车将涌入新能源汽车后市场。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拍摄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需求尚未满足

2025年布局计划曝光

李伟介绍,相较于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新能源汽车售后需求,当前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服务体系,难以应对三电系统检测、电池健康度评估等新型需求。

具体来看,当前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存在整车厂经销商、独立售后平台、零散维修厂等众多参与方,但是面临技术壁垒、标准缺失、人才匮乏等挑战,导致新能源汽车的独立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以检测方式和标准不统一为例,当前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关于电池检测的方式,包括车企App或车载系统、4S店检测(耗时3至5天)、第三方平台等,缺乏一致性标准,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

同时,电池检测结果缺乏公信力。在新能源汽车的售后纠纷中,同一车辆在不同渠道的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成为当前较为突出的问题,还影响到电池维修、召回等权益。

据宁德时代介绍,目前,依托公司售后业务主导或参与的行业标准达24项,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储能等三大产品线,以及六大应用场景的自研服务体系,还有集检测、诊断、维修于一体的全套自研专业设备。

李伟介绍道,依托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技术,宁家服务将通过直营体验中心、授权服务商和全球化网络,提供电池检测、维保、回收等全链条服务。

宁家服务是宁德时代在新能源后市场领域的重要布局。目前,宁家服务已建立超1100家服务门店,覆盖75个国家或地区,还拥有67座备件仓网,总面积超过37万平方米。

“未来,宁家服务将有更多直营店在全球各地持续落地。”李伟表示,2025年,宁家服务将完成17家直营店的布局,布局地点包含吉林、长沙、合肥、郑州、青岛、成都、杭州、西安等国内城市,以及海外的荷兰、沙特、印尼等地。

拟提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李伟在发布会上透露,在新能源后市场,宁家服务试图提供贯穿电池“生产-使用-回收再生”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目前,宁家服务提供的核心业务包括电池检测、电池维保、二手车交易、电池回收再利用、CTP(一种将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的技术)返修和电池回收再生服务。

对比可见,宁家服务的电池回收再生业务,区别于其他行业参与方。据悉,宁家服务依托宁德时代旗下邦普循环的循环供应链,打造了“72小时极速回收”网络,并且凭借三倍于第三方平台的县区覆盖率,贯通了绿色回收链条。

宁德时代介绍,未来,消费者通过宁家服务平台可以完成退役电池的回收。回收的电池将经过严格筛选和分类,根据不同状态和性能进行返修再制造、梯次利用或作为可再生材料报废处理。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拍摄

作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重要服务环节,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悉,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以及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逐步到期,退役的动力电池数量逐年攀升。李伟表示,退役动力电池的妥善处理关系到资源高效利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到2035年,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万亿元。”李伟称,宁家服务将根据退役电池的应用边界,应用于三轮车、路灯等梯次利用场景,没有再利用价值的电池会拆解成原材料,回到宁德时代的电池产品中,实现退役电池的价值最大化。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拍摄

校对:纪元

制作: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德时代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