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正文

临床节点密集来袭,高盛看好生物科技股2025重估机会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8-12 16:26:2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临床节点密集来袭,高盛看好生物科技股2025重估机会)

智通财经APP获悉,高盛最新研报以“2Q25 EPS更新”为主题,其中重点对Amylyx(AMLX.US)、CG Oncology(CGON.US)、硕迪生物(GPCR.US)、Ideaya生物科学(IDYA.US)等生物科技公司进行逐一拆解,结论是:运营数据大体符合预期,投资逻辑无需大改,但个别公司因现金流或临床节点微调目标价。

Amylyx:开启药物商业化尝试

公司二季度运营费用约4,300万美元,略高于市场共识的4,100万美元和高盛原估的4,000万美元,差异主要来自研发费用,2,700万美元对预期2,200万~2,500万美元区间,销售费用则与市场持平。

投资者仍紧盯减重术后低血糖(PBH)三期临床试验:管理层重申2025年完成入组、2026年上半年读出数据、2027年有望上市,潜在可及患者约16万人。公司已悄悄启动商业化热身,包括锁定核心内分泌中心、试水定价,若对标近期罕见内分泌新药,高盛目前“10万美元/年”的定价假设仍有上行空间。

管线方面,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二期临床将在三季度揭盲,公司设定了“PSP评分量表延缓≥20%”的高门槛;Wolfram综合征三期设计正与FDA沟通,今年会有更新;ALS反义寡核苷酸AMX0114的早期队列数据也安排在2025年发布。账上1.81亿美元现金维持到2026年底的跑道不变,高盛维持“买入”,目标价10美元。

CG Oncology:“同类最佳”的长期疗效

在AUA年会公布的BOND-003三期数据显示,其膀胱癌基因疗法cretostimogene单药在卡介苗无效的非肌层浸润患者中,任意时点完全缓解率75.5%,12个月和24个月持续缓解率分别为50.7%和42.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28个月且仍在延长;24个月里97.3%的患者未进展至肌层浸润。

早期队列Cohort P(乳头状病变无原位癌)也传来佳音,3个月和9个月高级别复发无进展生存率估计达90.5%(n=24)。更让市场振奋的是,美国陪审团一致裁定公司无需向ANl支付未来5%的商业销售提成,直接增厚利润池。

公司手握6.61亿美元现金,可支撑运营至2028年上半年。高盛维持“买入”,模型仅因时间推移微调,催化剂密集:P1V01-006三期入组将于三季度完成,四季度递交BLA,BOND-003 Cohort P、CORE-008 Cohort A数据也将在四季度出炉,Cohort CX数据则安排到2026年上半年。

硕迪生物:押注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aleniglipron

二季度研发费用约5,400万美元,明显高于市场3,600万美元和高盛4,400万美元的预期,公司解释为人力扩张和试验费用增加,并顺势宣布四项扩展研究:维持治疗、开放延展、2型糖尿病亚组、体成分变化,全数为未来NDA铺路。

账上7.87亿美元现金可撑到2027年,覆盖Ph2结束前所有花费。管理层计划在2025年读出Ph2b ACCESS数据,2026年第二或第三季度与FDA开完EOP2会议后即具备启动Ph3条件,合作模式可能参考Zealand与Roche的petrelintide“五五分账+里程碑”框架。高盛仅上调研发支出假设,其余不变。

Ideaya生物科学:紧凑的药物研发时间表

二季度研发费用约7,400万美元,略高于市场7,100万和高盛6,800万,现金9.92亿美元可烧到2029年。

核心管线darovasertib联合crizotinib一线治疗HLA-A2阴性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的Ph2/3研究预计年底读出PFS,有望直接申请加速批准;

同一组合的Ph2单臂研究将在四季度医学会议公布初步中位OS,历史对照仅10~13个月,公司目标是提高到接近20个月。新辅助Ph2数据将于10月ESMO亮相。

DLL3-ADC药物IDE849在7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Ph1数据9月7日WCLC见分晓,次日公司R&D Day将集中释放管线进展。高盛维持“中性”与25美元目标价不变。

Terns制药与RNA生物科学

此外,研报中还提到了Terns制药(TERN.US)的白血病药物TERN-701和肥胖症药物TERN-601的初步数据将于4Q25公布。其现金储备3.15亿美元可支撑至2028年。

RNA(RNA.US)则与Lonza签订制造协议,确保2026至2028年间的产品供应稳定性,其针对杜氏肌营养不良的del-zota预计2025年底提交BLA,del-desiran治疗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3期HARBOR的研究数据将会公布在2026年第二季度公布。

AI技术正重塑药物研发与商业范式

市场策略上,高盛强调生物技术研发的核心地位,通过与OpenAI等机构合作推进创新,同时关注罕见病药物定价潜力与适应症扩展机会,如AMLX的Wolfram综合征3期试验设计讨论预计2025年完成。整体来看,高盛认为生物科技行业在AI驱动下将加速突破,开发者与AI代理的协同效应,正重塑药物研发与商业化的传统范式。

高盛核心结论

生物科技行业短期催化剂密集:2025下半年至2026上半年将有超过15项关键临床数据读出。尽管部分公司因研发投入增加导致短期亏损扩大(如GPCR),但管线进展整体符合预期。

建议重点关注:AMLX在PBH商业化方面的潜力,CGON关于膀胱癌疗法的上市倒计时时间,RNA在多管线BLA提交方面的突破性机会。同时也要警惕IDYA的临床数据高敏感性和GERN对单一资产依赖的风险敞口。

总的来看,二季度财报季并未动摇高盛对板块的核心判断:临床里程碑如期推进、现金流普遍安全、催化事件密集。投资者只需紧盯各自的时间表,2025年密集的数据读出与监管互动,将决定这些生物科技股的下一波重估。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