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上半年新车销售持续承压 汽车经销商亏损面扩大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8-18 16:39: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年上半年新车销售持续承压 汽车经销商亏损面扩大)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18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在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政策的拉动下,上半年国内汽车消费温和回暖。但市场竞争白热化,厂家与经销商纷纷靠降价换销量,全力争抢市场份额,结果陷入“销量涨收入不涨、收入增利润不增”的困局。尤其是多数传统品牌存在不同程度价格倒挂,即零售价格低于购车成本的情况愈演愈烈,新车业务严重亏损,经销商资金周转困难,流动性紧张问题蔓延至整个流通行业。展望2025年,经销商对总体趋势的判断为微增长或持平,但对于增长的判断不及去年年底的预期。认为全年销量增长的经销商占比约为49%,而认为减少的经销商占比较2024年略有增加。

一、2025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对主机厂满意度下滑

调查结果显示,汽车经销商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64.7分,较2024年底得分大幅下降。核心症结集中在多重经营压力的叠加。价格倒挂幅度加大,吞噬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将经销商拉入亏损的深渊。由于资金压力加剧,经销商对库存的承受力减弱,只要库存系数略高于警戒线,就会让本就紧张的现金流雪上加霜。

另外,经销商反映,厂家对基础任务目标达成的奖励缩水,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因此经销商对主机厂的满意度明显下降。

调查显示,在汽车经销商四大业务板块中,新车和二手车业务满意度相对较低,新车仍然存在任务目标过高、品牌竞争力不足、考核内容过多等问题;厂家对二手车业务支持力度不够、新车价格波动导致二手车价格不稳定等问题;售后方面,经销商反映售后入场台次持续下降,但厂家配件任务目标不降反增,且配件价格高,加剧客户流失,售后业务满意度下降。

二、上半年完成销售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仅三成

2025年上半年,仅30.3%的经销商完成销售目标,目标完成率低于70%的经销商占比29.0%,目标完成率高于70%不足100%的经销商占比40.7%。

分品牌组来看,豪华品牌目标完成率略好于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合资品牌中完成70%及以下目标的经销商占比,高于豪华/进口品牌及自主品牌。

三、汽车经销商亏损面增加 生存压力骤增

2025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

调查显示,2025 年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52.6%,持平比例17.5%,盈利比例29.9%。

本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新能源独立品牌的经销商或者代理商,占据了29.5%的比例,与上年度相比,样本量进一步扩大。(本报告中,新能源独立品牌指门店在售车辆均为新能源车型的品牌)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能源独立品牌的经销商经营状况好于传统燃油车品牌。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的盈亏情况分别为:盈利占比42.9%,持平占比22.7%,亏损占比34.4%;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的盈亏情况分别为:盈利占比25.6%,持平占比15.8%,亏损占比58.6%。

在经销商的毛利构成中,新车、售后和金融保险的毛利贡献分别为-22.3%、63.8%和36.2%。新车销售毛利贡献仍为负数,且新车亏损进一步加剧。售后服务毛利贡献略有增加,而金融保险的毛利贡献则出现一定程度回落。

新能源独立品牌4S店在新车、售后和金融保险的毛利贡献分别为16.8%、54.0%和17.0%。与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相比,新能源品牌新车销售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盈利贡献。

四、新车金融渗透率回落明显

新车金融渗透率较2024年明显回落,尤其是商业银行汽车消费金融产品的停售与调整,价格敏感型需求收缩导致渗透率下降。2025年上半年,新车销售的金融渗透率从去年的69.1%降至62.8%,金融渗透率呈现回落趋势。

五、厂家对经销商的返利周期和返利兑现仍需优化和改善

厂家对经销商设置了多种返利形式,有基础返利和模糊返利。模糊返利占比过高,导致经销商对实得返利很难精准计算。调查显示:厂家对经销商的返利周期集中在2-3个月,部分实施季度考核的厂家,返利周期超过3个月。

返利兑现的主要形式:全额现金返经销商账户,经销商可以自由使用;部分现金,部分转为提车款;全部转为提车款或相关用途。调查显示,只有少数厂家是全额现金返利到经销商账户。

建议厂家简化返利政策,实施单一的月度考核,不再设季度、年度考核目标,实现2个月内兑现返利,取消返利使用的限定条件。

六、经销商面临的主要压力和挑战

调查显示,上半年有74.4%的汽车经销商有不同程度的价格倒挂,43.6%的汽车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在15%以上。

严重的价格倒挂,吞噬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导致经销商普遍反映资金压力大,特别是传统燃油品牌经销商,价格倒挂导致新车业务亏损严重。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面临的压力主要是售后产值低,投资回收期长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