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新发布!刚刚,利好来了!)
事关北斗规模应用,河北重磅发布。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日前就《河北省加快推动北斗规模应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到2027年,京津冀北斗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实现基础设施互通、标准体系互认、应用场景共享,形成3—5个跨区域示范项目,打造全国区域北斗协同应用标杆。
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推动北斗与5G/5G-A、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支持研发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提升基础支撑能力。
河北重磅发布
8月18日消息,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日前就《河北省加快推动北斗规模应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行动方案》从发展思路及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深化北斗规模应用,推进北斗产业发展。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北斗在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工业制造、自然资源、智慧城市等重点行业领域渗透率大幅提升,构建北斗时空数据“采集-处理-应用”全链条能力。形成10个以上标志性应用场景,突破10项以上北斗融合应用关键技术,建设5个以上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测试验证环境,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北斗应用标准规范体系。京津冀北斗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实现基础设施互通、标准体系互认、应用场景共享,形成3—5个跨区域示范项目,打造全国区域北斗协同应用标杆。
在完善北斗基础设施方面,《行动方案》提到,建设区域高精度定位网络。建设国家时空大数据中心京津冀枢纽,提供区域北斗时空数据服务,构建京津冀时空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基础设施整体利用效率,打造示范性时空信息服务网络。
《行动方案》还指出,搭建北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北斗车联网平台,统一商用车数据接口,支持车载一键救援服务,接入“两客一危一重”车辆、重型载货汽车、内河船舶等。在灾害频发区域和重点行业部署多制式应急通信终端设备,实现大众应急通信能力覆盖,构建北斗与多技术融合的全省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北斗产品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北斗终端、应用软件等产品测试服务。
在拓展北斗应用场景方面,《行动方案》明确,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应用。在地下车库、商业中心等区域建设室内外无缝定位体系,提升定位精度和场景适配性。研发推广面向户外作业及应急救援人员的北斗短报文智能腕表,提供定位、导航及紧急呼叫服务,集成短报文功能探索一键救援模式。探索北斗智能健康养老设备应用,完善老年人智能监护服务模式,强化特殊群体安全防护与健康管理能力。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高精度地图,提升车联网高精度定位性能。研发北斗高精度定位产品,支撑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规范和运营调度优化,提升网约车运营效率,提高共享出行精细化管理水平。拓展危化品运输监管、步道智慧化提升、无人物流配送等场景,丰富北斗应用生态。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行动方案》提出,推动北斗与5G/5G-A、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支持研发高精度、低功耗、低成本、小型化北斗芯片及关键元器件,提升基础支撑能力。实施一批北斗技术攻关项目,重点突破全域覆盖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集成应用与大规模服务、融合卫星/基站/传感器的室内外无缝定位导航、通导一体低空智能监管等关键技术,增强系统自主可控性和应用可靠性。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北斗领域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构建成果转化体系,推动北斗科技成果在冀孵化转化。围绕北斗规模应用基础设施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化应用重大难题,推动形成泛在智能的时空信息要素服务。
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行动方案》提到,加强企业梯度培育,孵化一批专注于北斗导航芯片、模组、终端、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位置服务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其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瞪羚企业。通过定向招商、场景开放等方式引育骨干企业,培育“链主”企业,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协同-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发挥上市服务联盟和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河北基地作用,助推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具备条件的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布局北斗产业,引导资源高效配置、产业集聚发展。
《行动方案》还明确,培育北斗试点城市,包括石家庄市、沧州市和雄安新区,具体来看:
1.石家庄市:聚焦北斗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终端制造等领域,培育领军企业,加快中小企业集聚融入产业生态,打造“研发-制造-应用-服务”完整产业链。引育重点企业50家,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推广北斗终端超10万台/套。
2.沧州市:推进北斗数据资源标准化归集,建设北斗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推动跨领域跨区域数据共享。打造“北斗+游船AIS系统”“北斗+大运河步道智慧化提升”等特色场景,推动示范应用覆盖核心领域和重点行业,推广北斗终端超16万台/套。
3.雄安新区:吸引优势企业及研发机构落地,建设国家时空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一平台三系统”(时空信息运营服务平台,民用短报文通信业务系统、高精度导航定位业务系统、时空大数据业务系统),打造“北斗+地下空间、数字淀乡、无人物流、智慧农业、智慧工地”等应用场景,形成涵盖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终端设备制造等各环节的产业生态。引育5家以上优质企业,打造北斗硬件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实现高精度芯片(模组)年产能10万片。
校对:吕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