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Swatch “眯眯眼”广告敷衍致歉,难平争议丨消费舆警指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8-19 15:38:4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Swatch “眯眯眼”广告敷衍致歉,难平争议丨消费舆警指数)

编者按:消费者的信任与喜爱,是面向大众的消费企业最宝贵的市场资源。近年来,随着消费品牌与公司经营全流程环节的绑定程度不断加深,每一次消费产品舆情的出现、演变和定调,既考验其品牌长期建设和应急策略的有效性,也反映了其整体企业文化与运作机制中的特征。

南方财经全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消费新闻部长期关注消费类企业的舆情动态,在跟进新闻动态、传递有效信息和反映消费者诉求的基础上,希望以每一次典型舆情案例的出现和应对为切口,观察企业在面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和舆论环境变化时的处理过程,从而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企业在品牌、市场运营管理中的得失,从而为行业做出预警和警示。

为此,南财·21消费新闻部综合企业在舆情预警与回应中涉及的公开操作维度,形成量化评分机制——具体而言,包含舆情管理及响应、舆情回应、事件处理、品牌影响四个一级指标和预防机制、回应直接度、信息透明度、处理长效性等14个二级指标,按照百分制根据重要性对不同指标赋值并打分,并以《消费舆警指数》对企业的应对速度、态度与有效度进行分析评价,为企业品牌管理与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提供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佳颖 实习生黄诗茹 

1、舆论事件:Swatch 斯沃琪涉嫌辱华广告引争议

事件回顾:

8月15日,瑞士手表品牌 Swatch(斯沃琪)因一张“眯眯眼”宣传图引发全网争议。照片中,男模特摆出夸张的“眯眯眼”造型,该形象被广泛认为是针对东亚人的种族歧视符号。

争议发酵后,不少中国消费者通过社交平台表达强烈抗议,认为品牌在明知“眯眯眼”是种族歧视符号的情况下,仍刻意使用这样的造型,是对东亚人的不尊重,也是对东亚市场的轻视。

涉及企业:Swatch 集团

舆警分值:

企业回应概述:

8月15日晚,Swatch中国官网迅速撤下相关图片,但未第一时间发布官方声明。

隔天,8月16日晚,Swatch斯沃琪终于就“模特图涉嫌辱华”事件发布致歉声明。声明称,“公司注意到近期对于 Swatch ESSENTIALS 系列图片中模特形象的关注。公司对此事高度重视,并已第一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删除所有相关资料。对于由此造成的冒犯和困扰,深表歉意。”

南财评论:

Swatch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钟表制造和分销集团之一,除了基础款斯沃琪,旗下手表还包括浪琴、天梭、欧米茄、宝玑等知名品牌。

在“眯眯眼”的种族歧视属性已成为行业常识的背景下,作为全球顶级钟表集团,Swatch的宣传图仍出现此类争议内容,暴露的不仅是内容审核的疏漏,更可能是对中国市场的轻视。

从回应来看,Swatch虽有致歉,但其仅表示删除资料、深表歉意,显得笼统。公众更关注的是:这一争议内容是如何通过审核的?品牌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是否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这些细节的缺失,难免让消费者对其诚意打上问号。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对Swatch集团至关重要。2023年,斯沃琪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10.9%至26.3亿瑞郎,在全集团占比达到33.3%。2024年,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虽然同比下滑30%,但销售额占比依然达到27%。

品牌若想在华持续发展,仅靠事后删除和简单致歉远远不够。真正的尊重,应体现在对中国文化、消费者情感的深度理解上,体现在将文化敏感性融入产品设计、宣传推广的全链条中。种族歧视没有“灰色地带”,市场尊重更不能流于表面。Swatch 能否吸取教训,挽回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关键要看行动,而非一纸声明。

2、舆论事件: 影石创新创始人“撒钱”引争议

事件回顾:

8月14日,影石创新宣布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开启公测,当晚研发团队举办内部庆功活动。活动中,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站在二楼,向楼下员工抛撒现金红包,现场员工伸手接钱,气氛热烈。

隔天,8月15日,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引发网络热议。部分舆论质疑该撒钱行为是资本对劳动者的“羞辱式恩赐”,有损员工尊严;但也有观点认为这属于内部激励,是老板对员工辛勤付出的一种犒劳,比起只会“画饼”的老板,愿意真金白银分享收益的企业家已难能可贵。

涉及企业: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舆警分值:

舆情管理及回应(12/20)

舆情回应(22/35)

事件处理(15/30)

品牌影响(9/15)

综合评分(58/100)

企业回应概述:

8月16日,影石创新发布《关于相关媒体报道的说明公告》。公告提及,8月14日晚的活动中,董事长以个人薪金通过现金红包派发的方式参与互动,该无人机产品计划于2026年1月正式发售,目前未产生实际收入,预计不会对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影石创新表示,公司管理层深刻认识到该事件可能对社会公众及公司品牌形象造成的影响,已全面检视内部管理行为规范漏洞,立即强化相关行为规范,对员工及管理层进行教育,确保全体员工和管理层在任何场合的言行均符合上市公司公众形象的要求。同时影石创新对本次事件造成的社会舆论影响表达歉意,并承诺将持续深化规范措施,努力为广大投资者持续带来更好的回报。

南财评论:

影石创新创始人的“撒钱”争议,本质上是企业激励文化与公众认知之间的冲突体现。

此次舆情争议中,支持者将其视为“真金白银的激励”,反对者则批评其为“资本的俯视”。这种分歧恰恰说明,企业在设计激励机制时,不能仅停留在“付出即有回报”的表层逻辑,更需考量形式背后的情感温度与价值导向。尤其是上市公司,其行为不仅影响内部团队,更会通过舆论被放大为公众对企业价值观的整体判断。

企业在快速发展中,需同步构建与自身发展阶段、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文化体系。激励的本质目标,是让员工的每一份付出都获得对等的尊重与价值认可,这既是稳定团队的关键,更是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底层支撑。

(设计:李基礼)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影石创新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