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欧班列(深圳)开行5周年 累计货值突破30亿美元 联通47国)
大湾区经济网深圳讯(编辑 徐玲)8月18日,中欧班列(深圳)迎来开行5周年。五年来,这趟被誉为“黄金列车”的跨国班列已累计从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开行878列,运输货物超8.5万标箱,货值突破30亿美元,构建起27条线路连接、辐射47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物流网络,为超过7000家企业提供了稳定高效的双向通道服务。
2020年8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深圳)“湾区号”鸣笛启程,由深圳国际集团与中国外运强强联手组建专业运营平台,开启了深圳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征程。五年来,班列线路从1条拓展至27条,覆盖欧亚主要货源地,发运货值实现连续5年增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联通内陆腹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为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中欧班列(深圳)不断创新服务模式,陆续开通中老班列、中老泰专列、中吉乌国际铁公多式联运班列等特色线路。针对跨境电商“小批量、多批次、强时效”的运输需求,精心打造“深圳—波兰马拉舍维奇”“深圳—德国杜伊斯堡”及首条电商快线“深圳—匈牙利布达佩斯”等精品线路,运输时间较传统海运节省50%以上,较普通班列时效提升30%以上。通过提供国际铁路拼箱服务和“一次委托、一单到底”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跨境物流门槛。发展基础持续夯实,依托班列始发站建设的深圳国际综合物流枢纽中心将于年内建成投营。作为全国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重点工程之一,正在建设的二期智慧化物流综合体总建筑面积达85万平方米,包含13栋物流仓库及多式联运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公铁海”多式联运中心,进一步强化深圳国际物流枢纽地位。中欧班列(深圳)的五年发展,是“一带一路”倡议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动实践,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物流保障,有力促进了中外经贸往来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随着国际物流枢纽中心的投用,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更多“深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