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菜鸟全球物流枢纽战略再升级:香港eHub赋能跨境电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8-20 08: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菜鸟全球物流枢纽战略再升级:香港eHub赋能跨境电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多重背景下,全球供应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塑。在这一变革浪潮中,物流枢纽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它们不仅是货物高效流转的物理节点,更是连接全球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贸易效率的关键引擎。

菜鸟全球枢纽运营高级总监 Thomas Yu在专访中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产业升级与发展必然伴随产业布局的调整。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正在积极“走出去”,在海外参与建设。而中国物流企业凭借此前已建立的了解和信任,也能在其中找到自身的发展机遇。

Thomas Yu进一步表示,除了跟随中资企业出海,物流企业在海外也能够凭借自身优质的服务,为当地企业提供更多选择。这标志着中国物流企业角色的转变:不仅服务于中国的经济与产业转型,更是借此将自身能力拓展至海外,服务当地企业建设与发展。这种多区域布局能力,正是物流企业实现全球化的核心能力。

为赋能全球化的布局,菜鸟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首批在全球布局了香港、列日、吉隆坡三大eHub(智能物流枢纽),eHub内将包含多种物流业务模式运作,包括了进口、出口,B2B、B2C,分拣业务以及国际贸易的中转业务。跨境电商和大贸业务也会在这里实现融合互通,帮助商家优化供应链。

香港自贸港优势独特

其中,菜鸟香港eHub项目自2018年启动投标,历经疫情期间的建设挑战,于2023年下半年完成建筑交付,并于2024年逐步投入运营。该项目总投资达上百亿港元,旨在打造一个集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于一体的国际航空货运中心。香港eHub不仅承担着从香港出发的全球货物处理任务,包括关键的报关和航空打板业务,而且还是华南地区包裹的主要集散地。

“香港国际线路的密度是数一数二的。从香港,只要5小时的飞行时间就能触达全世界一半的人口。这里也是连接海外和内地市场的关键桥梁。”Thomas Yu这样解释菜鸟在香港布局的原因。

香港是亚洲领先的物流、航空和海事枢纽。香港国际机场2024年处理货运量达490万吨,按总货运量计,获选为2024年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为2010年以来第14次获选为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2024年,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全面启用,每年将可处理1.2亿人次客运量和1000万吨货运量。

Thomas Yu进一步表示,菜鸟之所以在香港设立eHub中心,在于香港具备诸多优势条件,核心是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为人流、物流和金融流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香港作为高度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对于物流行业的支持很高。更重要的是,香港特区政府以信任为基础对待物流参与者,让合规的品牌和公司能自由发挥,为企业发展提供灵活性。

科技赋能物流

不同于传统的物流运输,跨境电商会遇到促销活动所带来的高峰期与低谷期,这为物流中心的运转带来挑战。Thomas Yu介绍到,目前菜鸟香港eHub项目采取“前置化协同机制”以及“全球化无缝衔接”以保障商家物流时效。

Thomas Yu表示,“前置化协同机制”指的是菜鸟香港eHub项目通过货物数据对接与预报系统,整合货车发车时间、航班舱位等信息,提前规划卸货、打板、交航等环节,全链路可追踪且仓内货物处理时间压缩至4小时。而“全球化无缝衔接”指的是菜鸟香港eHub中的包裹及航班信息实时同步至欧洲列日eHub,实现清关、提货等流程预准备,最快6小时完成从列日机场到出库的全流程,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40%。

“我们看中的也是香港具备的科技化能力,从创新文化和人才到智能设备的接纳度和行业整体转型的步伐,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各种能实现行业突破的机会。” Thomas Yu指出。

智慧仓储是发展智慧物流的重要一环,通过自动化技术和先进设备,能够打破传统物流业的限制。Thomas Yu指出,为优化整体运作效率,菜鸟为香港eHub配备了包括精准射频识别技术(RFID)、航空货物处理系统MHS等自动化设备,让包裹及货物变得“有身份”、“会说话”。菜鸟香港eHub是香港首个RFID全场景覆盖的智慧货运中心。RFID技术融入智慧货运中心的卸货、安检、存储、打板至出库全场景后,菜鸟香港eHub处理包裹的时效较传统货运中心可提升30%左右。

对于菜鸟的海外布局,Thomas Yu认为,全球化视野需匹配本土化能力。不同市场特点迥异,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及法律多因素交织,构成复杂独特的环境。物流企业须充分准备,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消费习惯、选择合适的出海模式与地区,并满足当地合规要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