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股债天平震荡:债市情绪快速修复 基金开启接券模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8-20 17:56: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股债天平震荡:债市情绪快速修复 基金开启接券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余纪昕 上海报道

经历了前几个交易日的“暴雨”,8月20日早盘债市企稳翻红。

上周,股债跷跷板的天平向权益市场持续倾斜,在股市创下多项纪录的同时,债市遭遇到了机构投资资金的转向压力。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从8月15日的1.72%一路走高到18日的1.7875%。

20日早间权益市场震荡走弱,债市总算短暂迎来修复窗口,各期限利率债普遍回暖,其中10年期口行活跃券下行2bp,1-3年期国开债、口行债也普遍下行1bp,市场情绪明显改善。

资料来源:DM,截至8月20日早间开盘

但在20日午后,随着A股继续飙升,长端利率债收益率再度扭头上行,截至下午发稿,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较早间开盘上行2.15%。

先前债市这波调整,究竟到位了吗?20日,某城商行银行理财研究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好说,股债跷跷板效应还有可能发生,短期内资产配置行为的变化仍是重要影响因素。”尽管目前债市情绪仍处于相对脆弱的阶段,但好在央行的流动性投放相对呵护,“毕竟通胀水平较低,实体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汇率贬值压力也不大,甚至还有升值空间,这些因素都给央行保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创造了条件,”他表示。

近期A股强势表现十分耀眼。8月13日后,连续多个交易日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破2万亿元,上证综指站上3700点创近10年新高,年内累计涨幅达11.23%。杠杆资金参与度显著提升,据中信建投策略团队,8月11-17日当周两融资金净流入538.6亿元,主要流向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等行业,南向资金同期净流入350.7亿元,年内累计净流入已达8745.8亿元。

股债跷跷板效应持续,风险偏好切换中,股市强劲表现对机构资金形成明显虹吸,债市近日正经受急速调整压力。

但所幸,在“负反馈”的担忧中,债市情绪修复却十分迅速。这主要得益于央行自8月15日起的连续多日大额净投放、及时出手为资金面保驾护航。20日发稿当天,央行开展616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18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4975亿元。

天风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明指出,今年以来,债市经历了几轮赎回“负反馈”担忧的升温,但与此同时,央行的适时呵护对债市的调整形成一定保护。每当债市利率上行至阶段性高点或是基金等交易盘卖出力量加大时,之后的1-4天内,央行公开市场投放便相应加码。

记者查阅CNEX债券分歧指数发现,机构行为亦有最新转向。在此前债市的急速下跌中,基金和券商作为空头主力主导了抛盘,但8月20日早盘,基金在连续多日抛售后转向开启买入“接券模式”,开始较大规模买入10年期国开债,与此同时,券商和银行则成为卖出方,这一“急刹车”式动作显示,机构操作思路开始出现相对分化。

从渠道端来看,债券型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的申赎动向持续影响市场走势,投资者一度担忧因恐慌性抛券而带来踩踏式下跌行情。但上周,债券产品依旧成功经受住了市场波动加剧的严峻考验。

华西证券刘郁团队指出,过去一周,尽管债市存在调整,但是其实公募基金的负债仍相对稳定,据第三方销售机构数据,公募纯债基金每日净申购指数虽为负,但数值均维持在(-5,0)区间。从机构类型来看,今日赎回力量主要来自理财与通道类产品,按照往常经验,理财赎回与银行自营赎回不同,或更随行就市,倘若债市能迅速修复,其行动往往可快速终止,反之基金或持续面临赎回高压。8月19日,在央行大额逆回购投放与权益市场高位回落共同作用下,债市行情迎来转折,收益率逐步企稳。与此同时,机构赎回情绪也较昨日缓和,据第三方机构数据,公募纯债基金净申购指数升至-2.38,理财和券商等机构纷纷转为净申购

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廖志明认为,当前债市不具备大幅走熊条件,资金面偏宽松,当前无趋势性收紧信号,显示货币政策整体维持宽松基调。“2013年熊市到来前资金利率高企的核心原因在于‘钱荒’倒逼机构去杠杆,打击金融空转和影子银行风险。当前稳增长导向下,此类政策出现可能性较低,因此参考意义不大。”

中信建投固收首席曾羽团队表示,市场之所以对“赎回”这个词敏感,是因为其背后隐含了“负反馈”的可能,2022年四季度理财赎回潮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其实在2023年后,传统的“理财赎回潮”再未出现,市场当前所提到的“赎回”,更多指向理财预防性赎回债基,这种机构行为与传统上理财被居民大量赎回有本质差别。事实上,理财赎回债基更多是一个行情的“同步指标”,不一定会带来二轮下跌。“我们认为短期内债市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可逐步逢高择机梯度加仓”,该团队称。

多位专业人士称,现阶段债市企稳态势还未确立,股债跷跷板效应仍是主导因素。在缺乏重大利好支撑的情况下,权益市场波动成为影响债市的最大变量,市场整体情绪仍显脆弱。尽管短期内仍受股债联动效应制约,但长期来看,随着市场情绪逐步修复,股债市场终将回归各自基本面的定价逻辑。

一位国有行理财子投资交易人士则告诉记者,债市定价与基本面关联度近期有所减弱,因而当下走势还不明朗、难以预判。虽看好股市本轮“慢牛”行情,但他并不过度担心股市持续上涨会对债市形成过度压制,股债市场各有其投资运行逻辑,客群需求也不尽相同。他特别关注到,在当前债券市场波动加剧的环境下,那些既不愿投资债市、又不愿进入高风险股市的投资者正面临困境:“说实话,低风险偏好的居民财富资金现下确实缺乏理想去处,存款搬家的趋势还在持续中”。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西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