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泡泡玛特|半年狂赚47亿,王宁的 IP 帝国如何征服全球市场)
$泡泡玛特(HK|09992)$
最惊人的消费故事
作者 | 胜马财经 诸城
编辑 | 欧阳文
“今年年初时还说非常有信心达成50%的整体增长,去年(营收)是100亿,今年希望能够做到200亿,但是现在感觉今年应该300亿也很轻松。”在8月20日的2025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自信满满地对投资者表示。
这番豪言壮语的底气来自于泡泡玛特刚刚发布的惊人半年报: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曾一度被媒体称为“二级市场最惊人的消费故事”。
半年营收突破百亿,净利润超2024全年,这家曾经被质疑“盲盒模式可持续性”的潮玩企业,正在全球市场展现其强大的IP运营能力和商业潜力。
业绩狂飙
盈利能力惊呆市场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业绩令人瞩目。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的营收总额130.4亿元。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盈利能力:经调整净利润达到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这意味着泡泡玛特每天赚取约2600万元,每分钟入账1.8万元。
毛利率提升至70.3%,同比提升了6.3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指标甚至超过了许多奢侈品公司,进一步证明泡泡玛特IP价值的变现能力。
胜马财经认为,泡泡玛特的盈利能力已经远超市场预期,其70.3%的毛利率水平甚至超过了许多科技公司和奢侈品企业,IP运营的商业化效率极高,已经构建起强大的品牌溢价能力,而这种盈利水平在消费行业中是极为罕见的。
LABUBU引爆全球
IP矩阵多元健康发展
LABUBU成为了2025年上半年全球最热门的IP之一,其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实现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668%,占总营收的34.7%。
第三代搪胶毛绒「前方高能」系列一经推出,便在全球各大国家和地区掀起热潮。除了LABUBU,泡泡玛特旗下其他IP表现同样亮眼。
MOLLY实现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73.5%;SKULLPANDA实现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112.4%;CRYBABY实现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248.7%;DIMOO实现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192.5%
据悉,共有13个艺术家IP收入超过亿元,IP矩阵呈现“一超多强”的健康发展格局。由此可见,泡泡玛特已经成功摆脱了对单一IP的依赖,建立了多层次IP矩阵,这种“一超多强”的格局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而LABUBU的爆红也并非偶然,是泡泡玛特多年IP运营经验积累的集中爆发,预示着公司已经掌握了持续打造爆款IP的方法论。
毛绒产品异军突起
产能暴增10倍
产品品类方面,毛绒产品成为最大黑马。上半年收入达61.39亿元,同比增长1276.2%,占据公司总收益的44.2%。
这一数据无疑证明了泡泡玛特在毛绒产品市场的强大竞争力。泡泡玛特供应链负责人袁俊杰透露:“今天一个月的量等于以前做一年的量。具体从数字上看,比如毛绒产品,一个月的产能是去年同期10倍以上,现在是3000万只左右。”
产能的急剧扩张反映了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也为泡泡玛特全年300亿营收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胜马财经认为,毛绒品类的爆发式增长展现了泡泡玛特卓越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从盲盒到毛绒产品的成功拓展,证明了泡泡玛特不仅是一家“盲盒公司”,更是一家真正具备多品类运营能力的IP公司,这种能力将为其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海外收入占四成
泡泡玛特本次半年报首次披露了四大区域业绩情况,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中国营收82.8亿元,同比增长135.2%,占比59.7%;亚太(中国以外)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257.8%;美洲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1142.3%;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增长729.2%
海外业务合计收入贡献由22.8%增至40.3%,据管理层透露,海外门店效益惊人,单店效益达国内4倍。
泡泡玛特官网已覆盖37个国家,其中34个国家同步上线了自研APP,在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一度登顶美国区APP STORE购物排行榜的第一名。
海外收入占比超过40%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证明泡泡玛特已经成功从中国品牌蜕变为全球品牌。美洲市场1142.3%的增速尤为惊人,表明泡泡玛特的IP产品具备跨文化吸引力,为其未来成长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单店效益达国内4倍的数据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显示中国消费品牌出海完全可以摆脱低价竞争模式,实现高质量全球化。
王宁的传奇旅程
从潮流小店到全球IP霸主
王宁的创业故事堪称商业传奇。1987年出生河南新乡的他,2010年在北京创立泡泡玛特,最初只是几家线下零售店。
转机发生在2015年,王宁发现一款名叫Sonny Angel的日本潮流玩具销量惊人,占到了门店销售额的30%。他敏锐意识到潮玩市场的巨大潜力,随即前往香港签约了设计师Kenny,获得了Molly的IP授权。
2017年,泡泡玛特推出自主开发的盲盒系列,一炮而红。2020年12月,泡泡玛特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潮玩第一股”,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港元。
王宁曾多次表示:“泡泡玛特不是一家玩具公司,而是一家基于IP的娱乐公司。”如今的财报验证了这一战略的前瞻性。
从2017年深度运营Molly一个IP,到如今13个IP收入过亿,泡泡玛特已经建立了多层次IP矩阵;从依赖盲盒模式到毛绒、手办、MEGA、衍生品等多品类全面发展,产品形态更加多元化。
王宁的创业历程是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典型代表——从敏锐发现市场机会,到果断聚焦核心业务,再到构建多元化IP矩阵和全球化布局,每一步都体现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他的经历证明,在中国消费市场,凭借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和精准满足,完全可以打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
截至2025年6月30日,泡泡玛特在全球18个国家开设了571家门店,会员数量增长至5912万人。LABUBU一代搪胶毛绒在二手市场价格已大幅回落,但这恰恰说明了泡泡玛特产能提升后满足了市场需求。王宁说相比大数据自己更关注“增长背后的小数字”。这些“小数字”是覆盖37国的官网、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的APP,是13个收入过亿的IP和5912万会员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
深耕IP价值挖掘
拓展元宇宙新边界
基于泡泡玛特的迅猛发展和战略布局,业内人士建议其在前沿科技融合方面适度超前布局。
优先探索AI+IP的个性化交互体验。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成熟,泡泡玛特可开发具备情感交互功能的智能潮玩产品。通过内置AI芯片和传感器,使LABUBU等IP能够识别用户情绪并进行个性化互动,打造“每个潮玩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的体验,将极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用户粘性。
适时拓展元宇宙数字藏品与实体玩具的联动。利用区块链技术为限量款产品打造数字孪生体,用户可通过AR技术与虚拟IP互动,并在元宇宙空间中展示收藏。这不仅能开辟新的收入来源,还能吸引更年轻的数字原生代消费者。
同时,持续深化供应链的智能化改造。面对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泡泡玛特需要进一步打造柔性智能制造体系,通过AI预测不同区域市场的需求变化,实现更精准的产销协同,在保持稀缺性的同时减少缺货损失。
胜马财经认为,泡泡玛特的成功本质上是对Z世代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和商业化能力的高度体现。从商业模式看,泡泡玛特已经完成了从渠道商到IP孵化运营平台的转型,其核心壁垒正在不断加强。未来需要关注的是IP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和全球市场的本地化运营深度,这将决定泡泡玛特能否从一家成功的中国公司成长为真正的全球巨头。
END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