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日本!中国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8-21 18:46:0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超越日本!中国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

【导读】中国取代日本领跑亚洲ETF市场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孙晓辉

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ETF市场。

目前中国ETF市场管理规模达到6810亿美元,超越日本的6680亿美元,稳坐亚太地区头把交椅,在亚洲赶超欧洲的竞赛中领跑。

彭博行业研究ETF团队预计,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亚洲ETF市场重要的增长引擎。到2035年,这一地区ETF市场资管规模有望达到8万亿美元并超过欧洲。ETF市场获得的持以及散户采率上升的潜,可能推动资流规模创出新,并吸引更多外资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8月18日,中国ETF市场最新规模刚刚突破4.8万亿元,再度刷新纪录,距离今年4月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仅过去四个月。

中国取代日本

成为亚洲规模最大ETF市场

彭博最新报告显示,目前中国ETF市场管理规模达到6810亿美元,超越日本的6680亿美元,稳坐亚太地区头把交椅。

实际上,早在7月11日,中国ETF规模为6117亿美元,首次超越日本的6109亿美元,8月日本又短暂超越。

中国ETF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领跑亚太市场。

彭博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和日本的ETF市场资管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之前,日本ETF市场增长斜率更高,2022年间规模甚至一度缩水。2023年之后虽然恢复增长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相较而言,2023年之后的中国ETF市场增长势头更为迅猛,这使得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窄。

尤其今年7月前三周,日本ETF市场规模持续下滑,中国ETF市场依然稳步增长。

从资金流向来看,自2020年以来,日本ETF资金净流入便显著放缓,中国ETF自2022年之后则迅猛增长,远超日本。

以2024年为例,彭博数据显示,日本ETF市场全年的资金流入规模仅为130亿美元,中国ETF市场同期流入规模为日本的十倍,达到1330亿美元。

中国ETF市场规模用21年达到6000亿美元

比日本提前9年

中国并不是亚太地区最早发行ETF的市场,但其发展势头惊人。

回顾中国ETF的发展历程,从2004年12月30日国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成立,到整体规模突破1万亿元花了七年多时间,接着用了三年两个月就迅速突破2万亿元大关,突破3万亿元更是只用了九个月,突破4万亿元大关则用了六个多月,发展步伐逐渐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8月18日,中国ETF市场最新规模刚刚突破4.8万亿元,再度刷新纪录,距离今年4月首次突破4万亿元仅过去四个月。

日本ETF市场的增长有所放缓。日本第一只ETF于1995年推出,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花了20年时间,达到6000亿美元关口花了30年。中国第只ETF于2004年推出,15年后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触及6000亿美元关花费21年,比日本提前了9年。

作为全球最大ETF市场,美国发展速度相对更快,达到6000亿美元规模仅用了15年,比日本缩短一半时间。

彭博行业研究ETF团队表示,近年来,中国监管机构对ETF市场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加快产品审批速度以及不为融资规模设置上限等,这些支持性措施或可帮助中国ETF市场资管规模保持相对于日本的领先优势。此类支持性措施还有助于增加上市产品数量、吸引做市商以及提高散户对可以期持有、成本低和流动性强的产品的采用率。

2035年亚太ETF市场规模

有望攀升至8万亿美元

近年来,亚太地区ETF资管规模呈指数级增长。

彭博数据显示,2024年亚太地区ETF资产管理规模增长超过30%。

根据彭博的预测模型,若亚太地区ETF市场资管规模保持18%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35年,该地区ETF市场资管规模有望从目前的约2万亿美元攀升至8万亿美元。

彭博行业研究ETF团队认为,中国个人投资者对ETF的采用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截至2024年6月,ETF投资者只有1000万,金融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有望提高投资者的采用率。中国庞的有望成为其ETF市场从低基数增的引擎。

在产品多元化方面,中国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尚未推出主动型ETF、基于衍生品的ETF、杠杆及反向ETF或加密货币ETF等产品。假以时日,更多产品可能获批上市,将进步释放资管规模和交易量的增长潜能。

编辑:黄梅

校对:乔伊

制作:小茉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