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背靠海尔集团,海尔消金迎“攻守困局”

来源:子弹财经 2025-08-24 22:00:1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背靠海尔集团,海尔消金迎“攻守困局”)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邢莉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自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启动试点至今,国内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已走过16个年头。

这16年间,31家消费金融公司相继成立,行业竞争愈演愈烈。

从布局者来看,目前行业主要分为三大派系:银行系、产业系与互联网巨头系。产业系消金公司由实体零售企业主导设立,依托母公司的零售网点与供应链体系,在线下场景中具备规模优势。

这其中,由海尔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的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消金),是我国首家由产业发起设立的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

近日,空悬一年半之久的海尔消金总经理一职或将补位,这一消息引发业界持续关注。

自2014年获批开业以来,海尔消金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依托“场景+现金”双业务布局,近年来海尔消金业绩表现亮眼。数据显示,2024年海尔消金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过20%,但规模扩张之下,资产质量承压、合规短板仍待补齐。

此次新任总经理若能顺利获批,不仅标志着海尔消金迎来新的领航者,也为海尔消金下一个10年的发展增添了诸多想象空间。

1、首家“产业系”消金公司,或迎“银行系”新帅

作为一个较为年轻的金融赛道,消费金融公司的高层人事变动通常与公司自身成长相伴相生。

在过去的10年间,海尔消金历经三任总经理。

海尔消金首任总经理为李健。在任期间搭建早期业务框架与团队,完成从0到1的基础搭建,业务处于积累期。

第二任总经理为黄应华,其履职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23年2月,在该岗位上任职时长达到6年。

黄应华在任期间,主导公司业务从家电场景拓展至家居、教育、医美等多元场景,并以发力线上业务为主,2017年推出线上借款APP“够花”实现用户规模快速增长。

「子弹财经」还注意到,在他的任期内,公司在2018年5月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同年12月获批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为公司资金运作与业务拓展提供更大空间。

2023年2月,原哈银消金总经理张西铭获批出任总经理一职。

但任期不足一年,张西铭因个人原因于2024年1月离职,后由董事长李占国代行职责。

今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管局批复韩祥永海尔消金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任职资格。

韩祥永自海尔消金成立之初便担任副总经理,至今已有超过十年的时间。晋升副总经理并主持工作,通常被视为总经理的过渡性岗位。尤其是原总经理黄应华在总经理之前也曾担任海尔消金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就在业内预测韩祥永或将成为新任总经理之际,一则报道打破了业界猜想。

近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原中原消金总经理周文龙转战海尔消金,或将出任总经理一职。目前其任职资格仍待监管审批。

周文龙在金融领域拥有近二十年深耕经验,具备“银行系+消金实战”的双重背景。

公开资料显示,周文龙曾在中信银行总行任职8年,期间深度参与零售信贷、风险管理等核心业务,为后续投身消金行业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中原消金筹备期间,周文龙已是筹备组成员。自2016年末中原消金开业,周文龙担任总经理掌舵中原消金长达8年时间。

截至2024年末,中原消金总资产规模达424.79亿元,营业收入35.27亿元,净利润达5.03亿元,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

「子弹财经」注意到,海尔消金此前两位总经理张西铭、黄应华也均有“银行系”背景。产业系消金公司为何偏好银行系背景总经理?

“一方面,银行系人才在合规风控、信贷管理和金融资源整合上的能力,能精准弥补产业系在金融专业运营经验上的短板。另一方面,银行系人才通常具备银行、同业机构等金融圈资源,能帮助产业系消金公司拓展资金渠道、对接合作资源。”一位资深消费金融从业人员向「子弹财经」透露。

目前,周文龙任职资格是否已获批?周文龙的若能正式上任,又将给海尔消金带来哪些改变?「子弹财经」就此求证海尔消金方面,但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2、线上业务占比超八成,资产质量承压

在成立初期,海尔消金依托海尔集团的消费场景,大力发展家电分期业务。

多年来,海尔消金持续加大线下场景分期业务的资源投入,目前已拥有教育、医美、乐居三类场景分期业务。截至2024年末,海尔消金线下场景分期贷款余额为50.64亿元。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海尔消金在深耕线下场景分期业务的同时,逐步探索线上现金贷款业务,形成“场景+现金”双布局。

不过,「子弹财经」注意到,近年来现金贷业务已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现金贷业务通过线上自有入口或流量平台引流,为客户提供自主支付的现金贷款服务。截至2024年末,公司现金贷业务规模达222.19亿元,占比81.9%,2022年末现金贷业务占比曾高达90.6%。

(图 / 中诚信国际评级报告)

根据客户来源不同,可分为自营业务和机构业务两大类,其中自营业务为公司核心战略业务。

截至2024年末,公司现金贷自营业务达171.71亿元,占比达61.36%,线上及线下自营业务占比达79.46%,处于同业较好水平。

依托线上业务的大力拓展,近年来海尔消金业绩表现亮眼。

2022年,海尔消金总资产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11.25亿元。到2024年末,其总资产达到293.48亿元。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发放的贷款和垫款、负债总额分别为271.44亿元、265.17亿元。

营收净利方面,2022年至2024年,海尔消金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7.1亿元、24.89亿元及31.68亿元,同比增长57.38%、45.59%及27.25%。净利润分别为2.74亿元、3.65亿元及4.45亿元,同比增长39.51%、32.91%及22.05%。

「子弹财经」 注意到,除营收增速同步下降之外,海尔消费信用减值损失的快速攀升也拖累了净利润表现。

数据显示,2021年海尔消金的信用减值损失为5.96亿元,2022年末至2024年末分别攀升至10.3亿元、13.39亿元及16.25亿元,四年时间累计增长172.65%。

而这背后则是业绩快速扩张之下,资产质量问题逐渐显现。

近年来,海尔消金拨备覆盖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99.34%、194.01%及179.3%。随着业务持续发展,公司仍需保持合理、充足的拨备计提力度,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此外,在不良贷款指标方面,海尔消金“一降一升”。

在不良贷款率方面,2022年末至2024年末,海尔消金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35%、2.34%及2.15%,连续两年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的大幅下降与口径调整有一定关系。

“2022年、2023年不良贷款率数据为‘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口径。2024年起,海尔消费金融按照监管要求调整五级分类规则,将原‘逾期6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调整为‘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口径进行计算。”中诚信国际在今年6月出具的评级报告中指出。

在不良贷款余额方面,数据则是逐年攀升。2022年末至2024年末,海尔消金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4.86亿元、5.97亿元与6.03亿元,三年累计增长124.33%。

中诚信国际在报告中称,近年来受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影响,行业资产质量整体承压;叠加海尔消金信贷业务规模扩张速度较快,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未来仍需密切关注公司资产质量的迁徙情况。

3、募资“补血”加速,合规短板亟待补齐

「子弹财经」注意到,海尔消金在业务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还面临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

2021年至2023年,海尔消金资本充足率逐年下滑,分别为12.76%、11.58%与10.75%,2024年公司资本充足率回升为11.02%。

在2025年,海尔消金公开募资动作不断。

7月3日,海尔消金发行2025年第二期够花ABS,规模15亿元。就在今年3月,海尔消金发行了2025年第一期够花ABS,规模同样为15亿元。

截至目前,海尔消金累计在公开市场发行7单ABS产品,募集总额近112亿元。

6月18日,海尔消金成功发行2025年首期规模达10亿元金融债,该期金融债为3年期,牵头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

而在2024年下半年,海尔消金还进行了增资和股权变更。

2024年9月,该公司注册资本由15亿元人民币增至20.9亿元人民币,股东及股权比例保持不变。

2024年11月,海尔集团公司受让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公司19%股权。受让后,海尔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9%。

(图 / 中诚信国际评级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正式实施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对消金公司股权结构作出明确调整:将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要求从“不低于30%”提升至“不低于50%”。目前海尔消金股权结构尚未满足这一监管要求。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消金机构的合规要求持续趋严,“强监管、重合规”已成为行业常态。然而就在7月,海尔消金连续收到两张监管罚单,将其合规困境以及过往激进的扩张方式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披露的公示表显示,因海尔消金“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对其作出警告并处以10.5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7月22日,青岛金融监管局披露的罚单显示,海尔消费金融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合计罚款205万元。6名高管被警告、罚款。

其中,对时任该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黄应华警告并罚款20万元,黄应华取消任职资格两年。

(图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

从处罚情况来看,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催收行为不当,表明其为扩张业务方式颇为激进。信贷资金被挪用问题触及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红线。而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则有隐藏不良贷款之嫌。

综合来看,作为海尔集团公司金融板块的重要布局,海尔消金在业务协同、资金融通、品牌影响力上拥有较好的股东资源禀赋;聚焦“场景+现金”业务双布局,也让其近年来信贷规模及盈利水平均实现持续增长。

但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海尔消金面临较为紧迫资本补充压力,资产质量、合规治理等方面存在一定挑战。

未来,新任总经理周文龙能否顺利获批上任?业绩增长与风险管控之间的矛盾又将如何平衡?对此,「子弹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中题图及未署名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银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