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权益类,突破4万亿元)
【导读】权益类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创新高,年内增幅达24%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近期,随着股市上涨和资金借道ETF入市,权益类ETF规模强势增长,已突破4万亿元关口。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权益类ETF规模新增近8000亿元,总规模达到4.1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权益类ETF规模增长得益于政策引导、资本市场日益成熟、产品创新等多重因素,未来发展或聚焦产品创新,引入更多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权益类ETF规模创纪录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全市场1179只权益类ETF(含股票ETF和跨境ETF)总规模达41104.52亿元,跨越4万亿元整数关口。
8月22日,沪指突破3800点,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分别大涨2.1%、3.36%,权益类ETF当日规模增长超1100亿元,助力该类产品规模强势突破4万亿元大关。
延续近年来的大发展趋势,今年以来,权益类ETF继续扩容,年内新增规模接近8000亿元,增幅达24%。在股市回暖、资金净流入、新发基金驰援下,该类产品规模快速增长。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尹浩认为,推动权益类ETF规模显著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近年来,资本市场有效性逐步提升,收益越来越难获取,投资者赚取收益更多依靠资产配置,而权益类ETF凭借其资产透明、风险收益特征清晰,成为资产配置的良好工具。”尹浩说。
国泰基金表示,近年来权益类ETF迎来“天时地利人和”:一方面,ETF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同时,创新类产品不断丰富,能够更好地满足多元化投资需求。另一方面,ETF产品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领域,形成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生态圈。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表示,ETF产品在重塑A股市场定价权的过程中,不仅优化了市场定价机制,还显著提升了市场流动性,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并有力地推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
在居民财富管理中,该机构进一步表示,权益ETF更多扮演承上启下的角色:一方面,权益ETF作为资金方,证券配置比例有严格的下限要求,从而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坚实稳定的长期资金,在市场承压时可以发挥“锚”和“缓冲垫”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市场整体波动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权益ETF作为资产方,为包括个人和机构在内的各类投资者创设了非系统性风险显著降低、风险收益特征更为优化的可交易资产,大大拓展了投资者的配置和交易选项。
产品创新
助力指数投资迈上新台阶
过去几年,结构性行情凸显,部分处于“风口”的ETF规模快速增长,今年资金借道权益类ETF入市的需求尤为突出。
国泰基金表示,ETF投资者大部分由股民转化而来,部分投资者认识到ETF持有一篮子股票,胜率会高于个股。同时,也有一些主动权益类基金投资者转投ETF,这种趋势有望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科创综指ETF、自由现金流ETF等创新产品相继发行,不断助力指数投资迈上新台阶。
国泰基金表示,未来ETF的发展可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上,宽基ETF、主流行业ETF等存量市场已是“红海”,需要在增量市场方面多动脑筋,加大在产品创新上的资源投入。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认为,近年来,海外市场见证了新型ETF产品的蓬勃发展,例如运用期权的下跌保护、备兑增强等策略ETF,以及采用透明模式的主动管理型ETF等。
在ETF产品创新探索方面,该机构进一步表示,一是在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的过程中,全新的行业或者主题不断出现,可以围绕这些全新领域展开布局;二是随着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结构中的占比提升,新兴市场跨境ETF有望成为我国权益类ETF的重点布局方向;第三,可以考虑推出杠杆ETF、反向ETF、主动管理型ETF等特定投资策略的产品。
“展望未来,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与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ETF产品的种类与形态将更加多元化。未来还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智能投顾和量化投资策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投资者体验。”该机构称。
编辑:杜妍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