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吞噬世界”到“被AI反噬”:市场重估软件板块 抛售“溢价坍塌”与“旧技术”)
多年以来,软件公司一直是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投资机构们最为偏爱的宠儿。高利润率、长期低资本需求以及持续广阔的业绩增长跑道促使风投家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在2011年宣称“软件公司正在吞噬世界”,推动聚焦多领域业务的广义上软件公司股价集体迈向长期牛市曲线,像微软、谷歌以及甲骨文、赛富时这样的高质量基本面软件巨头更是吸引全球资金蜂拥而至。
约十三年后,人工智能激发了类似的软件股投资狂热,一些华尔街投资机构正准备让软件行业中相当大的一块成为“AI盛宴”上的顶级菜肴。2024年以来,随着全球科技股投资浪潮的重心同时覆盖到AI算力基础设施端以及AI应用软件端,给Applovin、Trade Desk、Duolingo以及Palantir等AI应用公司的估值持续带来重大助力。
具体逻辑而言,未来覆盖B端或者C端的各行各业杀手级生成式AI应用,以及极有可能大幅推高人类社会生产率的“AI智能体”大概率呈现井喷爆发之势,这也是为什么全球资金2024年以来大规模涌向一些核心软件股。
企业们对于提高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的迫切需求,在近期可谓极大力度推进AI应用软件两大核心类别——生成式AI应用与AI智能体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以OpenAI Deep Research以及Manus为代表的AI智能体,能够自动化重复性任务、基于无比强大的AI大模型实现大数据分析与汇总,并且提供实时的监控洞察报告以及在极短时间内对极端的复杂情况做出合适决策,从而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对于个人学习与工作效率来说,也是基本类似的增效逻辑。AI智能体还能够高效率参与全球各领域大型项目从蓝图规划到落地的全阶段,大幅加快项目进度。
自2024年以来,受益于市场对人工智能应用软件需求的加速扩张趋势,聚焦于“AI+数字广告”领域的广告营销服务提供商APPlovin与聚焦“AI+数据分析”领军者Palantir今年均公布了无比强劲的业绩数据以及未来业绩展望。意味着不仅以英伟达AI GPU为代表的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无比强劲,AI软件应用端,尤其是能够全面提升经营效率的企业级AI应用软件需求同样旺盛,并且加速渗透至各行各业。
Facebook与Instagram母公司Meta已经在“AI+数字广告”这一全新的广告投放引擎推动下实现远超预期的强劲业绩增长,并且Meta将2025年全年资本支出下限从640亿美元上调至660亿美元,目前预计2025年全年支出将在66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之间,可谓彻底凸显出这家社交媒体巨头基于“AI+数字广告”模式的广告业务强劲增长速度足以支撑其在AI基础设施上的激进投资强劲。
然而自今年以来,并非所有软件股都像Facebook母公司Meta、Palantir以及APPlovin等软件巨头那样乘着这股史无前例AI热潮而实现“超级牛市行情”,所谓的“人工智能叙事”对于一些软件股业绩基本面与估值而言并非重大利好催化剂,反而这些这些长期以来的热门软件股的熊市催化剂,而这些遭遇市场大规模抛售导致股价惨遭重创的软件公司基本上都具备这两大标签:AI浪潮之下,它们的软件产品“溢价坍塌”以及“旧技术”焦虑。
AI并非所有软件股的春风
赛富时(Salesforce Inc.)、Adobe Inc.以及ServiceNow Inc. 是今年美股基准指数——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差的科技公司之一,至少下跌了16%,合计蒸发约1600亿美元市值。根据EPFR的统计数据,在此前连续18个月中仅出现过1次资金净流出的情况下,投资者们在截至6月的连续两个月里从美股市场的软件与服务行业大举撤出了资金。
摩根士丹利的一篮子软件即服务(SaaS)类软件公司股票今年迄今已下跌逾6%,而科技权重较高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则上涨了约12%。该机构未披露该篮子的具体成分股,但摩根士丹利表示, Asana Inc.、HubSpot Inc.、Bill Holdings Inc. 以及Vertex Inc. 是跌幅最大的几只SaaS软件类股票,均下跌至少 29%。
尽管人工智能威胁着教育、人才服务、财务管理等各类长期以来基于SaaS辅助的传统行业,投资者们却看到AI大模型对于那些为客户关系管理和后台职能等数字化服务编写代码的软件型公司的威胁更为迫近。
“技术过时可能会不期而至。”Brave Eagle Wealth Management 的首席投资官 Robert Ruggirello表示。“人们变得谨慎是有充分理由的。”
这种忐忑虽令股价承压,但并不意味着投资者们已完全对软件这一长期以来的牛市板块感到失望。毕竟,微软(Microsoft)、甲骨文(Oracle Corp) 以及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 等自2023年以来走出“超级牛市行情”的科技公司都是软件型的科技巨头,并且是今年标普 500 指数的重大涨幅贡献以及最佳表现者之列。
使这些股价涨势如虹的软件公司与 Salesforce和Adobe等跑输标普500指数的软件公司区别开来的,是市场认为它们能够在人工智能战略上“主动出击”,而非像 Salesforce和Adobe那样坚定“固守原有的阵地”而不是转向以AI为业务增长核心——毕竟科技巨头们正投入数百亿美元开发新的基于AI大模型的新型软件产品线并大规模新建或者扩建AI算力基础设施。
随着人工智能投资提升广告定向精准投放以及用户参与度,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 Inc. 的营收增速正在加快扩张。Palantir 的 “AI+数据分析”软件产品预计将推动其今年销售额大幅增长45%。CrowdStrike Holdings Inc. 等网络安全公司们的股价也表现亮眼,因投资者押注人工智能不易替代这类网安产品,并且在AI加持下的网络安全体系有望迎来大幅升级。
溢价坍塌与“旧技术”焦虑下的软件公司面临“生死抉择”
不过,对许多普通的软件公司而言,威胁过于真实:人工智能可能颠覆它们业务板块的价值主张——即以溢价向客户们提供能提升生产率的数字工具。如果像银行或零售商这样的成本敏感型客户能以更低价格从OpenAI或者anthropic等AI应用领军者们那里获得几乎同样的且基于AI大模型的软件服务,整个商业计划都会被摧毁。
投资者们仍然无法确定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 Asana等软件公司所主导的工作管理型软件,但一季度客户新增放缓足以引发警报,股价应声下挫。HubSpot或许也能适应人工智能,但投资者担心其 CRM客户管理工具可能面临更激烈的与AI相关的竞争压力。
Monday.com 的情况类似。该公司的工作流程集中化软件并不面临“彻底被时代淘汰”的风险,但投资者们担心人工智能应用软件或者AI智能体将会削弱其业绩增长。8月11日的令人失望的营收指引足以触发大规模抛售,当天其股价被砍去30%。
2025 年软件行业的一些股价落后者们
“任何坚持旧技术的公司要么基本面会受损,要么不得不向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转型,除非转型成功,否则你会在股价上看到这种巨大的抛售压力。”Rye Consulting Group 首席投资策略师 Mark Bronzo表示。
目前,投资者们不像2024年那样广泛投资于几乎所有软件公司,而是正在抛售那些没有令人信服的AI战略或对这项具备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技术缺乏明显防御措施的软件公司股票。
“也许在2023年或者2024年,人们会在像赛富时(Salesforce)这样的高质量软件公司相对历史估值变便宜时回头买入。”Bronzo表示。“现在,我们可能看不到这种心态了。”
这种市值损害并不限于美国软件公司。欧洲市值最大的公司SAP SE与Sage Group Plc、Dassault Systèmes SE 等软件公司同行在 Monday.com 发出预警后也一并大幅下跌。
随着 OpenAI所推出的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已达约7亿,Ruggirello将软件公司比作“一个能源公司醒来发现自己正在与一家‘相当于埃克森美孚规模’的公司进行竞争”。
这种担忧正体现在软件板块的估值焦虑上。由于销售额预期增长迅速以及华尔街青睐的订阅模式(带来可预测的收入流),该板块的估值多年来一直显著高于美股大盘——标普500指数。
然而,摩根士丹利汇编的软件类一篮子股票本月降至仅仅 23x预期市盈率——仅为过去十年平均估值水平的一半,也是彭博自2014年有数据汇编以来的最低值。纳斯达克100指数目前按未来盈利计的预期市盈率则略低于27x。
来自瑞银的策略师们称,软件板块某些角落的重挫可能带来重大投资机遇。他们本月早些时候建议投资者们关注在这波AI热潮中处于股价涨势落后的互联网与软件公司。“尽管AI相关的营收增长尚未匹配行业的激进投入,但AI变现趋势的大幅提升与AI采用与渗透趋势令人感到鼓舞。”由美洲首席投资官兼全球股票主管 Ulrike Hoffmann-Burchardi 领衔的瑞银策略师们在研报中写道。
不过,全球投资者们对于软件股票的整体谨慎态度在当下不容忽视
在2021年市场见顶前的二十年里,标普500指数中没有任何行业的权重像软件与服务那样上升幅度之大——从不到6%升至近 14.5%(即便在 2018年将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股票重新划分至其他板块之后)。
然而,该组别在按市值加权的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如今约为 12%,已被受益于AI算力类硬件需求激增的半导体巨头们全面超越(由英伟达、博通以及台积电所领衔的半导体巨头们)。值得注意的是,若非微软、甲骨文以及Palantir的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软件组的权重可能会低得多。
“市场的看法是风险显著升高,而我们短期内也不会获得清晰度。”来自Brave Eagle 的Ruggirello表示。“目前我们能确定的是,像 Meta和微软这样的少数软件公司在持续获胜,而且还在不断赢得重大AI战役——但并不是所有软件公司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