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产业观察 - 正文

AMD CPU路线图,曝光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AMD CPU路线图,曝光)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内容 编译自 tomshardware 。

一家西班牙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无意中泄露了一份疑似AMD未来两年移动CPU路线图的资料。该路线图涵盖2024年至2027年,涵盖基于Zen 4、Zen 5和Zen 6微架构的处理器,但这并非AMD的官方路线图。

根据路线图,虽然AMD将继续积极进军笔记本电脑市场,以从英特尔手中夺取市场份额,但未来AMD似乎将整合其产品系列,以便在不同细分市场提供更一致的用户体验。请注意,由于该路线图来自非官方来源,因此可能存在不准确之处。


如今,顶级游戏笔记本电脑搭载的是 AMD 的锐龙 9 9955HX3D、9955HX 或 9850HX “Fire Range” 处理器,最高配备 16 个 Zen 5 核心。这些 CPU 本质上是 AMD 锐龙 9000 系列“Granite Ridge”处理器,采用 BGA 封装,专为笔记本电脑打造。它们将持续服务于各个细分市场,直至 2027 年,届时预计将被 AMD 代号为“Gator Range”的锐龙处理器所取代。该处理器基于 Zen 6 微架构,配备性能超过 40 TOPS 的 NPU,从而支持所有 Copilot+ 功能。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 Gator Range CPU 是否还将搭载最初用于台式机的 Zen 6 核心复合芯片 (CCD) 和 IO 芯片 (IOD),以服务于精英游戏笔记本电脑,但这肯定是可能性之一。

有趣的是,但就目前而言,AMD 的路线图并未列出其 Strix Halo 处理器的任何替代品,这些替代品具有终极内置 GPU,并且幻灯片表明这些部件至少要到 2027 年底才会上市。

说到 Zen 6,据称 AMD 正在准备基于 Zen 6 微架构的 Medusa Point 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 3nm 级制造技术,采用 FP10 封装,用于 2027 年的高端笔记本电脑,以及用于 2027 年下半年主流笔记本电脑的 Medusa BB(Medusa Baby)CPU(请记住,幻灯片并没有具体将 Zen 6 或 3nm 归因于 Medusa Baby)。

路线图并未透露这些产品的核心数量,但考虑到它们采用 3nm 级制造节点制造,并且英特尔的竞争处理器的核心数量大幅增加,因此可以合理地预期 Medusa Point 和 Medusa Baby 的核心数量将比它们所取代的芯片有所增加。

但在基于 Zen 6 的 Medusa Point 和 Medusa Baby 于 2027 年上市之前,据说 AMD 将在 2026 年推出代号为 Gorgon Point 的处理器,该处理器将取代高端市场的 Ryzen AI 300 系列“Strix Point”和“Krackan Point”以及 Ryzen 8000 系列“Hawk Point”。因此,AMD 将在 2026 年在其所有高端产品中提供 Zen 5。同时,支持 Copilot+ 的 NPU 将于 2027 年出现在所有 AMD 处理器中(低端 Ryzen 7020 系列除外)。

Gorgon Point 将配备多达 12 个 Zen 5 核心和一个性能高达 55 TOPS 的全新 NPU。该处理器将采用 4nm 级制造技术(因此 AMD 可以节省设计实现和光掩模成本),TDP 可配置范围从 15W 到 54W,从而服务于多种类型的笔记本电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Gorgon Point 在 AMD 的路线图中明显取代了基于 Zen 5 的 Strix Point 和 Krackan Point,但它将基于 Zen 4 的 Hawk Point 8C 推向了低端主流市场,预计将服役到 2027 年下半年,届时将被 Medusa Baby 取代。

至于入门级电脑,AMD 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为该细分市场提供其 Ryzen 7020 系列“Mendocino”处理器,该处理器最多配备四个 Zen 核心和 RDNA 2 显卡。显然,该公司认为这些 CPU 与英特尔 Twin Lake-N 等产品相比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因此更换它们意义不大。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137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