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报道 - 正文

如何防止臭水沟再现?生态环境部答时代周报:建立健全返黑返臭防范机制

来源:时代周报媒体 2025-08-26 15:57: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杭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蒋火华围绕水生态环境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情况等内容展开详细介绍。

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图源:生态环境部

黑臭水体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能够提升水体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守护居民健康,更能修复城市水生态,为江河湖库安全筑牢防线,是保障人居品质的关键举措。

为了加快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多个文件,督促各地强化各类污染源治理,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8年来,各地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当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巩固治理成效如何?与2022年底的40%相比,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是否进一步提升?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蒋火华答时代周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在基本消除的基础上,治理成效进一步巩固提升,400多条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

“这一系列成果的达成,主要依靠生态环境部系统推进三方面重要工作,即全面治理,拓展工作范围;持续巩固,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监管,压实各方责任。”蒋火华说。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蒋火华 图源:生态环境部

从具体工作开展来看,在治理方面,生态环境部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立了协同机制,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十四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将黑臭水体治理范围由地级及以上城市扩展至县级城市和东部7省县城,也组织地方对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摸排,制定整治方案,推进系统治理。

蒋火华透露,目前,397个县级城市和东部7省县城建成区,都已纳入黑臭水体治理范围。

在健全长效机制方面,蒋火华表示,为防范“反复治、治反复”,生态环境部指导地方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厂、管网等设施运行维护、落实黑臭水体沿线排水许可管理等,尽量杜绝污水垃圾直排,全面提升水体返黑返臭防范能力水平。

“尤其是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我们都会组织开展污水管网清掏,减少降雨期间入河入湖的污染负荷,避免雨后阶段性水体返黑返臭。”蒋火华说。

美丽河湖如今无处不在 图源:图虫创意

在监管方面,生态环境部指导各地深入实施省级环境保护行动,不断压实地市政府主体责任和省级相关部门监督责任。同时,实行黑臭水体清单动态管理,定期对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进行监测,并利用卫星遥感、群众举报等方式,及时将返黑返臭和新发现黑臭水体纳入治理监管清单,加强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管理闭环。

不过,蒋火华也客观指出,由于环境基础设施还存在一些短板,也有少数黑臭水体尚未纳入治理清单,一些已治理的水体也可能会返黑返臭,这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

那么,面对这些现存短板,未来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又将如何针对性发力、持续缩小与群众期待的差距呢?

蒋火华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坚持两手发力。一是会同住建等部门持续巩固提升城市(含县城)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治一条、成一条。二是建立健全返黑返臭防范机制,让一条条“臭水沟”长治久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