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与芯片巨头抢人才?)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内容 编译自 koreajoongangdaily 。
随着全球半导体人才竞争加剧,韩国领先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的绩效奖金和劳动政策再次受到关注。虽然 Nvidia 和台积电等全球同行严重依赖股权激励来留住员工,但韩国公司在平衡薪酬、留任和工作与生活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众所周知,Nvidia 的员工流失率很低——约为 2.5%,而半导体行业的平均流失率为 16%。尽管企业文化很严厉,但该公司还是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这要归功于强大的工作保障和限制性股票单位 (RSU) 等股票奖励。许多工程师留下来只是为了获得下一轮股票授予。
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它提供大规模的绩效奖金和限制性股票奖励 (RSA),预先授予股票,但将所有权与长期绩效挂钩。 2023年,该公司员工总薪酬突破6.6万亿韩元(48亿美元),平均每名员工8600万韩元——这一制度在台湾竞争激烈的芯片市场中,成功留住了顶尖工程师。
相比之下,在韩国,绩效工资已成为半导体企业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但主导这一体系的并非股票密集型的薪酬制度,而是与短期利润挂钩的现金奖励——有时甚至会影响年轻工程师的求职策略。
绩效奖金之争:两大巨头的故事
三星和SK海力士的绩效奖金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甚至影响着员工的职业选择。一对拥有工程学位的新婚夫妇为了规避年度奖金的波动,特意选择分道扬镳——丈夫在三星,妻子在SK海力士。
在SK海力士,奖金主要由两大支柱构成:绩效分享和生产力激励。绩效分享的资金来自上一年度营业利润的10%,而绩效激励的资金则根据业务表现最高可达月基本工资的150%。
2023年,SK海力士创下23.5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纪录,这促使公司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支付了150%的最高生产率激励金,并启动了一项最初将标准设定为1000%的绩效分享计划。在工会的抵制下,公司同意再增加500%的特别奖金——相当于平均年薪的75%左右——并向所有员工派发公司股票。
然而,争议仍在继续。在今年正在进行的工资谈判中,管理层提议将绩效分享上限提高到基本工资的1700%,并将剩余资金的一半转入储蓄和养老金。然而,工会坚持要求,用于利润分享的10%营业利润应全部直接分配给员工。随着分析师预测今年的利润将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关于如何分配利润的争论只会愈演愈烈。
例如,工会认为,基于市场对2025年37万亿韩元年营业利润的预测,应该分配全部10%(3.7万亿韩元)。而管理层则表示,将先把基本工资乘以1700%,分配出约2.5万亿韩元,然后再将剩余的1.2万亿韩元分成,一半发给员工,一半用于未来投资。管理层表示愿意重新考虑其提出的标准和形式,但工会坚持原有立场,宣布谈判破裂。
针对这一争议,SK集团会长崔泰源在周四的集团年度活动上建议员工不要只关注奖金等短期福利,称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
他表示:“我听说1700%的奖金人们也不满意。但即使奖金涨到3000%或5000%,也不会给员工带来幸福。”
三星的系统运作方式不同。该公司采用目标达成激励措施和超额利润激励措施的组合,目标达成激励措施每半年支付一次,最高可达月薪的 100%,而当部门超额完成目标时,则每年支付超额利润激励措施,最高可达基本工资的 50%。
多年来,三星半导体业务的员工获得的薪酬一直最高。但自 2022 年底内存市场低迷以来,激励措施大幅缩水。晶圆代工和芯片设计部门在 2023 年出现亏损,其目标达成激励措施首次降至零,超额利润激励措施从 2021 年的 50% 下降到 2023 年的零,直到去年才略有复苏。
这两家芯片制造商在奖金支付方面可能存在分歧,但它们都在转向股票薪酬,采用类似于 Nvidia 和台积电的理念,即奖励随股价增长。
三星今年开始以公司股票而非现金的形式发放短期和长期绩效激励,首席财务官朴淳哲表示此举旨在“强化负责任的管理和问责制”。SK海力士于2023年推出了一项股东参与计划,允许员工将10%至50%的奖金兑换成公司股票。持有股票超过一年的员工还将获得15%的额外现金奖励。今年,该公司60%的员工选择了股票。
批评人士认为,股票薪酬在韩国限制了员工的留任能力,因为在韩国,大公司终身雇佣制十分普遍,员工通常更喜欢现金。
“国内劳动力对现金有着强烈的偏好,因此基于股票的奖励甚至可能引发反弹,”梨花女子大学商学教授、韩国经营学会会长杨熙东表示。“话虽如此,由于股票挂钩薪酬为外国专业人士所熟悉,韩国企业应该利用它来争夺全球人才。”
不同的工作时间方法
韩国在 52 小时工作制争论中也存在分歧。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个政治论坛上,有评论提到 SK 海力士的立场,认为即使实现了创纪录的利润,该公司也不要求豁免该规定。相比之下,三星则认为,工作时间限制限制了其竞争力——尤其是在代工业务中,与内存生产相比,为不同客户生产定制芯片需要更长且变化更大的研发周期。
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也表达了类似的不满,他们指出,关键材料的研究通常需要在法定工作日之外进行实验。实际上,公司被迫将测试推迟到第二天早上,从而减慢了开发速度。
这与 Nvidia 和台积电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两家公司都以长时间工作而闻名,但他们用工作保障和丰厚的股票奖励来弥补。在硅谷,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常常被股权授予的压力所压垮;在台湾,RSA 计划造就了大批“半导体百万富翁”。然而,韩国公司仍然更加注重金钱,这意味着员工对长时间工作的耐心更短,奖金纠纷也更加激烈。
寻找解决方案:超越汗水和时间
关于奖金和工时的争论凸显了韩国半导体行业面临的更大挑战:如何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员工期望的同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年轻的工程师越来越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不是快速晋升,这呼应了其他发达经济体中出现的文化转变。
专家认为,唯一持久的解决方案是结构效率。半导体公司正在试验人工智能 (AI) 来优化流程和进行数字孪生模拟,以减少对全天候劳动力的需求。例如,SK海力士引入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虚拟计量技术,无需对每片晶圆进行物理测量即可预测工艺结果,从而提高了速度和良率。初创公司和供应商也在开发先进的检测和缺陷检测工具,但由于业界对设备更新的保守态度,这些工具的广泛应用仍然缓慢。
“业界必须将人力减少视为一个常态,并在自动化和效率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成均馆大学化学工程教授权锡俊表示。
例如,SK海力士正在扩大Gauss Labs基于人工智能的虚拟计量解决方案的应用范围,将其最初应用于薄膜沉积工艺,并扩展到蚀刻工艺。计量——即测量半导体器件在每个工艺阶段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是芯片制造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通过人工智能预测结果,而不是对每件产品进行物理检查,制造商可以缩短工艺时间。Gauss Labs去年报告称,该技术在SK海力士量产晶圆厂的部署,将质量波动性降低了29%,并提高了良率。
在美国,半导体测量公司 Fractilia 正专注于 EUV 光刻技术造成的良率损失。其中最大的挑战是随机原子级误差(也称为随机误差)的发生。Fractilia首席执行官 Edward Charrier 向《中央日报》表示,由于先进工艺的产能提升落后于计划,全球半导体公司的收入正在减少。他强调,消除随机缺陷至关重要,因为 EUV 工具是尖端晶圆厂决策的基础。
然而,由于业界对新技术持保守态度,实际应用速度仍然缓慢。Ohlabs 和 PIE 等初创公司均从釜庆国立大学分离出来,它们开发了一种将医学超声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缺陷检测系统,可以将晶圆检测时间缩短 30 倍。但尽管结果令人鼓舞,这些公司尚未获得大客户。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目前正在进行样品测试。
Ohlabs首席执行官兼釜庆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 Oh Jung-hwan 表示:“由于晶圆厂将工艺稳定性和良率保证放在首位,因此他们通常不愿意更换设备或引入新系统。即使技术得到验证,实际供应和量产采用的门槛仍然很高。”
祥明大学系统半导体工程教授 Lee Jong-hwan 强调,更广泛地访问测试环境是建立对此类解决方案的信任的关键。他说:“对于开发半导体 AI 工具来证明可靠性的公司来说,需要更广泛地激活公共晶圆厂和其他测试和数据收集场所。”
https://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news/2025-08-26/business/industry/With-Nvidia-and-TSMC-on-the-offensive-how-can-Samsung-attract-engineers/2383111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138期内容,欢迎关注。
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小号防走丢
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