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源环境半年报解读: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业务新引擎打开增长空间)
8月25日晚间,通源环境(688679.SH)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这份成绩单呈现出“营利微降,但现金流大幅改善”的特点。最亮眼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从去年同期的-1亿元扭转为0.15亿元,同比改善1.15亿元。
通源环境是一家环境治理企业,专精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业务。近年来,公司在深耕环保主业的基础上积极寻求投资并购机会,现已切入尚是一片“蓝海”的聚酯循环面料领域。
尽管短期营收、净利润承压,展望未来,两大国家级政策将为通源环境传统优势业务带来新机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2027年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同期美丽河湖建成率达40%——两者均为公司深耕多年的领域。
政策红利下,通源环境的传统业务有望焕发新活力。与此同时,公司的一系列战略布局也正迎来收获期,“第二增长曲线”愈发清晰。
传统业务向高端化升级,经营回款大幅改善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受环保行业景气度及毛利率整体下降的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情况较往年略有下降,实现营业收入6.42亿元,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微亏约1000万元。
应对这一局面,通源环境着手调整业务结构以实现破局。上半年,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仍然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接连中标多个重大项目,其中,公司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中标的“甘肃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标段七EPC+O总承包项目”值得关注。
据了解,上述项目的中标,不仅标志着通源环境在化工行业污染防治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领先地位,也提升了公司在高附加值环保业务市场的话语权。
同时,通源环境借着化债政策加码的东风,加强了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半年,公司密切关注政府化债资金的落实情况,积极与项目业主方沟通,持续追踪进度情况,盘活共管账户资金,对改善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和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财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从期初13.95亿元降至期末12.15亿元,减少约1.8亿元,
在环保行业毛利率普遍下行背景下,“降应收”显得尤为关键。从短期看,通源环境缓解了资金压力,长期看,更为公司拓展高附加值业务提供了“安全垫”。
前瞻布局资源化技术,聚酯循环面料工厂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在传统优势业务“向新向质”发展的同时,通源环境正积极通过投资并购,培育公司新的发展动能和新的业绩增长点,纺织废弃物资源化则是公司最新发掘的蓝海市场。
半年报显示,通源环境参股的青岛阿脒诺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混纺面料循环再生工厂的选址工作,拟在江苏连云港市投资兴建全球首座10万吨级聚酯体系混纺面料循环再生工厂。
在这一项目上,阿脒诺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聚酯体系混纺面料化学法循环再生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据悉,与物理法“降级使用”的局限不同,“从织物到织物”的化学法再生纤维可实现高值化循环,是全球纺织服装行业向绿色、可持续转型的关键。
项目全部达产后,将为全球纺织服装品牌供应再生氨纶、再生聚酯、再生棉、再生羊毛、再生锦纶等一系列高端再生纤维产品,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0亿元。
展望未来,纺织废弃物资源化前景广阔,也顺应了国家重要的战略方向。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信部联合发文,明确到2030年废旧纺织品再生纤维产量要达到300万吨,财闻了解到,目前全国有效产能不足8万吨。同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及,要建设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推进废旧纺织品等城市废弃物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引导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