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追觅官宣造车:跨界的“速度梦想”能否落地?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8-28 12:39: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追觅官宣造车:跨界的“速度梦想”能否落地?)

2025年8月28日,智能清洁电器企业追觅科技(Dreame Technology)向内部发布宣言,称将“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这份署名“追觅汽车团队”的文件中,企业强调了“无畏”“独特”“坚定”,并回溯从2013年起便萌生造车计划。

追觅成立于2017年,主营吸尘器、洗地机、吹风机等清洁类家电产品,在欧洲、北美等市场建立了渠道和品牌。如今宣布跨界造车,正值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淘汰赛阶段。头部车企扩产、降价、出海,中小玩家不断退场,行业门槛和风险早已远高于数年前。

汽车产业媒体 WardsAuto 披露,追觅首款车型可能是一款增程式SUV,预计将在2027年前后亮相,并面向海外市场。不过,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公司公开确认。宣言中也未涉及资金投入、合作伙伴、研发团队规模等关键信息。

跨界造车的逻辑,并非完全空穴来风。雷军的小米汽车为追觅这样的后来者提供了参照,尤其是追觅产品定义是标榜速度最快。

小米首款车型已获得市场订单,凭借较高的毛利率被视为“新势力中的幸运儿”。但其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雷军个人的超级IP和“产品经理”身份。造车之前,小米已通过十余年的产业投资布局了汽车供应链,叠加上市公司身份带来的融资渠道,使其获得了足够的资源和耐心来投入造车。

相比之下,追觅尚未上市,融资能力有限,缺乏类似的投资生态体系。面对新能源汽车动辄数百亿元的资本需求,它的轻资产设想能否真正支撑量产,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淘汰赛。头部车企加速扩产、降价、出海,中小玩家不断退场。此时追觅仍选择入局,说明企业期待找到新的增长曲线。

但问题在于,它能否凭借差异化产品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站稳脚跟?“速度最快”的定位是否足以构成清晰的产品战略?没有雷军式的个人品牌光环和资本网络,追觅能否获得同样的市场入场券?

追觅把梦想写在纸面,但真正的落地,需要技术、资金与市场的三重检验。能否从“清洁电器奇迹”跨越到“汽车奇迹”,追觅已经把问题抛向市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