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机构牛”的特征正逐渐显现

来源:和讯财经 2025-08-28 18:20:3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机构牛”的特征正逐渐显现)

文/李悦

8月28日,市场午后V型反弹,沪指涨1.14%,深成指涨2.25%,创业板指涨3.82%,全市场超2800只个股上涨。盘面上,半导体、算力、芯片板块强势领跑。

值得一的是,近期市场在上攻突破3800点之后出现了震荡调整的态势,今日沪指一度失守3800点。

“这一走势恰恰印证了本轮行情的核心特征——慢牛、长牛格局,而非短期快牛或疯牛行情。”杨德龙指出,不同资金主体的入市节奏存在差异,部分资金快速布局,部分资金则采取渐进策略,这种节奏分化导致行情呈现“进二退一”的波动特征,延长了行情的持续性。

杨德龙认为,与十年前“快牛-暴跌”的周期不同,本轮行情更注重质量与可持续性。“进二退一”的稳健攀升,可以避免非理性暴涨,持续时间有望长达2-3年,为投资者提供充足布局窗口。

更引人注目的是,今日寒武纪-U股价涨近16%,突破1587元,一举超越贵州茅台。这不仅是一次股价的超越,更被市场视为A股投资逻辑从“大消费”转向“大科技”的标志性事件。

01 不是散户市

从成交量来看,今日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97万亿,是连续第12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大关。

成交量居高不下的背后,究竟是哪路资金推动了此轮行情?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本轮行情主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并非散户,而是由机构及其他“聪明钱”发起。

上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可以看出个人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不过依然显著低于去年10月和2015年的极端情况。

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显示,在实业投资机会相对稀缺的当下,部分在传统行业已经积累了相当财富的高净值个人投资者的目光投向了权益市场,寻求布局难以直接投资的战略新兴行业。这一批高净值人士入市的目的,更偏向利用资本市场从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和各传统行业龙头转移。企业层面也有从实业投资转向利用资本市场投资的案例。

比如杠杆资金,这不是普通散户能运用的工具,背后多为大型散户。本轮行情中“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破2万亿”的“双2万亿”现象时隔十年重现。截至8月27日,两融余额22274.97亿,占A股流通市值2.40%。两融交易额3645.30亿,占A股成交额11.40%。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杠杆资金与融资盘是近期市场最显著的增量来源。他指出,散户通过融资融券加杠杆,成为推动市场快速上涨的重要力量。

但与2015年场外配资泛滥的情况不同,本轮杠杆资金以场内融资为主,风险可控性显著提升,监管也更加严格。

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认为,本轮行情中“机构牛”的特征逐渐显现。机构正在成为本轮增量资金的主力。6月以来,散户新增开户数相较年初科技行情和去年“924”行情增长相对偏缓,但机构新增开户数持续攀升至历史高位,基本恢复至2021年的高位水平。

典型如私募,去年924以来,机构开户数明显扩张,私募备案规模和存续规模都在显著增加,高净值客户的私募产品热度也远高于公募产品。

数据显示,在6月浮动费率产品集中上市后,7月主动公募新发规模显著回落至97亿元,8月截至22日,主动公募新发规模为110亿元。根据对中信证券渠道调研,近期随着行情走强,样本公募净赎回率明显上升。

与公募产品相比,私募产品无论是量化还是主观多头,热度均处于高位。7月私募备案规模为793亿元,环比上升164%,同比上升407%,回到2020-2021年高位水平,而且平均备案规模远超当时。与此同时,随着行情回暖,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4.86%,百亿私募仓位指数为82.29%,这表明私募充分参与了本轮行情。

“往后看,机构开户热情增长下,权益基金新发有望继续改善。”兴证策略指出,历史上机构新开户数与权益基金新发规模显著正相关。机构开户热情增长下,后续权益基金新发有望继续改善。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正反馈有望逐步形成,新一轮“机构牛”或已在途。

02 “AI+”或向更广阔的领域扩散

资金入市之后流向了哪里?

“科技成长板块是本轮行情最核心的主线。”柏文喜表示,资金集中流入半导体、国产芯片、人工智能、算力、通信设备等科技领域,相关龙头股如寒武纪-U、海光信息、中芯国际、中兴通讯等屡创新高。

被誉为“中国纳斯达克”的科创板表现尤为抢眼,8月25日,科创50指数成交额达到1300亿元创历史新高,此前,该指数超1000亿成交额的仅有2024年10月9日以及2025年8月22日(1104亿)。这代表“硬科技”方向的头部公司正成为本轮市场增量资金追逐的焦点。

从个股来看,以寒武纪-U为例,8月28日,寒武纪-U持续走强,股价冲上1587.91元/股,再度超过贵州茅台股价,成为A股“新股王”,显示出市场的主流焦点从以往的“衣食住行药”等刚需消费场景引导至高精尖的科技创新“塔尖”标的,这无疑是市场热点“含科量”提升的重要标志。

政策层面也在持续助力科技板块。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政策对AI赋能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意见》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包括“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并强化模型、数据、算力等8项基础支撑能力。

兴证策略称,参考上一轮“互联网+”经验,随着各行业AI渗透率提升、更多垂直应用落地,行情有望向“AI+”更广阔的领域扩散。筹码结构看,机构资金在多数AI中下游产业链环节配置比例仍偏低。

兴证策略认为当前主动公募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位的中下游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软件(网络安全、操作系统、EPR软件、办公软件)、服务(云计算、边缘计算、SAAS)、应用(数字营销、电子政务、金融科技、智慧医疗)。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科技创新企业将成为领涨行业,‘科技牛’或将本轮行情的主要特征。”杨德龙称。

03 行情有望持续达2-3年

当下股民最关心的问题无疑是行情还能持续多久?业内普遍认为,当前流动性宽松,场外增量资金充沛,A股行情并没有走完。

柏文喜称,市场普遍认同本轮上涨的驱动力是流动性宽松而非企业盈利的全面改善,因此行情能否持续的关键在于增量资金能否继续入场。目前来看,居民储蓄搬家的趋势才刚刚开始,货币政策也暂无转向迹象。因此,中期向上趋势仍在,但短期由于上涨过快,已出现超买和顶背离等技术调整信号,存在震荡整固的需求。

杨德龙认为,本轮牛市的不同点在于基本面难以支撑盈利大幅增长,而资金流入热情高涨,因缺乏其他投资出口,大量资金选择股市,因此也被部分券商称为“水牛”。

他指出,与十年前“快牛-暴跌”的周期不同,本轮行情更注重质量与可持续性。节奏上呈现“走两步退一步”的稳健攀升,避免非理性暴涨;持续时间有望长达2-3年,为投资者提供充足布局窗口。

“这意味着市场波动较大,涨时乐观情绪浓烈,跌时可能恐慌性出逃。”在杨德龙看来,投资者要坚持中长线布局,选择好行业和好公司来应对市场波动。投资者需坚定信心,转换成牛市思维,每次大调整都可能是加仓的机会,每次调整后都可能涨回来,但如果产生泡沫后需小心。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兴通讯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