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千禾味业的“招牌”遇到了挑战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8-28 21:23: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千禾味业的“招牌”遇到了挑战)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阿茹汗

千禾味业(603027.SH)在其8月27日晚间发布的半年报中,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下滑原因归为“受负面舆情影响”。此次舆情主要针对千禾味业的“零添加”这个核心卖点,而这副“招牌”,未来或面临其他不确定。

根据千禾味业的半年报,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13.18亿元,同比下降17.07%;归母净利润为1.73亿元,同比下降30.81%。尽管去年千禾味业已经进入负增长的阶段,但是其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幅度分别仅为4.16%和3.07%。今年上半年,下降幅度进一步扩大。

今年3月,千禾味业陷入“零添加”酱油检出“镉”及产品上标注的“千禾0”不等于“零添加”的争议。针对这两个争议,千禾味业当时回应,产品符合国家标准,“镉”来自于原料;另称,“千禾0”商标用于区分该公司的“零添加”产品和“非零添加”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情况。

风波后,千禾味业董事长伍超群在股东大会上称,受此影响,千禾的产品销售的确出现了相对下滑的情况,并表示,该公司此前未经历过此类事件,也不知道何时能“突破起来”,只能竭尽全力。伍超群还提到,在快消品行业里,头部企业品牌受舆情影响之后,大概的恢复期在10至12个月之间。

对于品牌修复措施,千禾味业截至发稿,未作解释。只称,“3-4月销量受舆情影响出现波动,5-6月销量环比快速回升,线上电商+线下商超渠道的5月、6月销量环比分别增长约15%、2%,销量与营收呈现U型快速回升曲线”。

千禾味业是近几年调味品行业里的“黑马”,主打“零添加”的概念。在行业“老大”海天味业深受“双标”和“科技与狠活”的舆论困扰时,千禾味业凭借“零添加”的特点,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关注,业绩从2022年起一路攀升。但是自2024年后,其业绩增长遇到了瓶颈。

其中原因之一是,千禾味业的“零添加”先发优势减弱,几乎头部调味品企业都已涉足“零添加”赛道。千禾味业在今年的半年报中就提到,行业目前的情况是头部效应加剧,头部企业凭借品牌、渠道、资本和研发优势加速整合市场份额,缺乏特色的小微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

此外,消费者出现二元分化,即追求配料简单、健康、有机、特色风味的消费需求与追求基础功能、高性价比消费需求并存的现象更加显著,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精准的目标客群定位和产品定义能力。

在渠道方面,传统渠道流量分化,线上渠道增长强劲但增速放缓,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前置仓和社区店为代表的近场零售成为重要增长极,渠道的碎片化要求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更加精准和灵活。

除了市场竞争外,“零添加”产品还在面临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项规定从2027年3月16日开始执行。

“零添加”是千禾味业一直以来主打的营销卖点。针对新政,千禾味业曾表示,争取在今年内完成对产品新包装、新标签、新宣传的确定工作,以做到完全符合新规的标准。 

新政实施在即和业绩增长的压力下,千禾味业的主打“招牌”将会是什么?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天味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