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马云母校又从浙大抢生源?师范教育迎转型,定向就业受追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8-29 20:14:2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马云母校又从浙大抢生源?师范教育迎转型,定向就业受追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马云的母校又火了。今年高考,杭州师范大学录取的浙江省内最高分高达672分,这个成绩可以稳稳地上浙江大学。

这名高分考生报考的是“历史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硕衔接试验班)(师范)”专业,未来很可能成为一名高中老师。

该专业是杭州师范大学招收的 “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专业,今年该试点各专业的高考平均分均超过去年,此外,学校录取的定向师范生最高分为661分。 

近年来,随着“小学教师过剩”等话题在全社会广泛讨论,“师范热”似乎有所降温,但教师这份工作仍有很大吸引力,大量高分考生愿意报考师范专业。

杭州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受到热捧,表明教师职业并未过时,虽然教师队伍总量可能出现富余,但教师队伍向高学历、高素质方向升级却在加速。师范专业不会凋落,只是在转型。

名校师范生高分频出

杭州师范大学虽然是“双非”高校,但实力并不差。

2024年,杭州师范大学面向25个省份录取本科新生6000多人,其中,省内计划全部在一段线上完成,外省生源一本线录取率也是100%。

谭媛(化名)在杭州师范大学的定向师范专业读大二,她去年高考成绩641分,本来可以读一所不错的省外211高校,但她选择留在杭州读书。

“定向师范生不愁工作,毕业后委托培养地方的教育局会安排教师岗位,教师岗位的稳定性和寒暑假是非常好的福利。”谭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她的定向委托培养地是她的老家,浙东地区一个富庶的小县城。家人高高兴兴地把她送到杭州读书,再准备四年后高高兴兴地接她回家去。

今年,定向师范生的整体光环也非常亮眼。数据显示,杭州师范大学今年面向几十个县(市、区)招收定向师范生,最低分几乎是清一色的“600+”。

浙江省另一所师范院校浙江师范大学在录取中也表现也很好。定向慈溪市就业的师范专业录取到679分的高分考生,根据浙江省一分一段表,该成绩排在全省前1762位。去年,浙江师范大学定向师范生的最高分是670分,出现在温岭市的定向专业。

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等地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是高校毕业生较理想的就业地。在这些地方保证就业,也是定向师范生录取分数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杭州师范大学2024届毕业生中,有72.16%在浙江省内就业,其中杭州占59.4%、宁波占8.53%,温州占6.68%。浙江师范大学2024届毕业生在浙江省内就业的占76.34%,金华、杭州、宁波、温州、台州五个地市的就业人数位居省内前五,占77.84%。

除了定向师范生,公费师范生也因为就业去向有保证,同样招收到高分考生。

今年,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在天津市招收公费师范生,生源优质,调档线664分,在天津市2025年7万多考生中位次是1736名。

北京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采取“4年本科+2年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国家承担学费、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学生毕业后,回到生源省份的履约任教地,要从事6年以上中小学教育工作,且不得定向到主城区任教。

“公费师范生的身份,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契约:以六年光阴深耕教育,以赤子之心回馈祖国。”今年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的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生孔文茜说。

小学师资结构化调整

不过,今年师范生报考的分化现象也格外明显。在一些省份公布的征集志愿名单里,出现了很多师范专业招生计划。

比如,陕西省本科提前批第一次征集志愿后,仍有部分招生计划未完成,又进行了第二次征集志愿,其中包括西南大学国家公费师范生和渭南师范学院、榆林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地方优师专项和地方公费师范生。

很多考生对报考师范专业心存顾虑的首要原因,是学龄人口减少是否会导致教师总量富余,进而影响4年后的就业。

这样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并没有那么急迫。

教育业长期以来都是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行业。麦可思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2024届本科毕业生在教育业的就业比例为13.9%,遥遥领先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等行业。

尤其是2021年“双减”以来,教育业的就业比例持续回升,2024届比2023届又上升了0.3个百分点,这个趋势或将继续。

具体来看,小学、初中、教育辅助服务业、其他培训学校和机构、普通高中是主要的教育业就业方向。

2024年,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47万所,专任教师1885.1万人。即便是自然的退休进补,也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从各级教育师资情况来看,教育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人数比上年减少6.62万人,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人数分别比上年增加6.57万、8.7万人。

小学是吸纳教师人数最多的领域,但面临较紧迫的总量富余问题,应该如何应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随着适龄学生减少,我国应该提高学校建设标准,降低班额,适时推进小班化教学。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学校建设情况看,中小学班额普遍在20—25人之间。如果按照25人左右的班额建设中小学,我国小学的师资并不会“过剩”。

专家指出,不能因为小学教师面临总量富余就停止招聘新教师,这主要因为,我国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占2.5%,与一些发达国家差距明显。

谭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的一些教育学专硕同学毕业后几乎全部进入中学任教,很少去小学。因此,需要继续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并畅通他们的任教通道。

不同学科的师资差异

随着师资饱和程度的变化,某些专业的师范生就业确实变得困难。

“语文、数学、体育这三科教师的需求最大,学这三个专业的师范生就业情况也最好。”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大四学生杜伊(化名)说。

“现在,已经有中小学实行语文、数学单班单师,也就是一名老师只教一个班,所以语文、数学老师需求量很大。体育老师的需求量随着国家要求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两个小时、体育课时增加而增加。”杜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学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师范专业的学生,对应的招聘岗位更少,学校鼓励他们再多考一个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师资格证,给未来就业多一条路。”杜伊说。

这虽然是应对之举,但也反映出一个趋势,教师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

杭州师范大学多次高考录取最高分都是在“双学科”师范专业,今年是“历史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硕衔接试验班)(师范)”,2023年则是“物理学(物理学+教育技术学本硕衔接试验班)(师范)”。

教师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贯通思维,比如历史学和思想政治本身就有相通性,且在高考选科时往往被同时选考,物理等学科与教育技术学的组合,则有利于让教师更好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学科教学。

复合型教师也是学龄人口变化下的需求。山东省某地级市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农村地区小学、教学点的学生人数下降很快,一个50名学生的农村小学,按师生比只能配2名教师,但是按学科和年级就需要十几名教师,教师不够,特别是音乐、体育等科教师不够,有的地方只能通过“走教”的办法解决。

有专家指出,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师范院校探索建立“双专业、跨学段”的教师培养模式,强化小学全科教育和跨学科、跨学段教学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善槐说,要加大全科教师培养力度。在师范院校设置“多学科教学法”“综合课程设计”等核心课程模块,将语数外、艺术、体育、科学等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衔接,确保毕业生具备驾驭多门学科的专业胜任力。

“对小学教师队伍,也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思政、艺术、科学、体育等多学科教学能力的职后培养。”刘善槐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21世纪教育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