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行中报收入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经济观察报记者 刘颖
2025年8月29日,建设银行(601939.SH)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实现营业收入(下称“营收”)3859.05亿元,同比增长2.95%;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1620.76亿元,同比减少1.37%。
归母净利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建行在2025年第二季度加大了信用减值力度。中报显示,上半年建行信用减值损失达1076.52亿元,同比增长22.81%。
目前,低利率态势仍在延续,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息差空间,而净息差的持续收窄对银行传统盈利模式产生了冲击。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建行行长张毅表示,今年以来,建行坚持稳中求进,扎实以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扎实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建行的净息差为1.40%,同比下降14个基点。建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贷款利率调整节奏快于存款利率,这种“非对称降息”特征导致银行负债成本下降存在一定滞后,是息差持续承压的主因。为应对这一挑战,建行加大了高收益贷款和债券投资力度,上半年贷款和金融投资在生息资产中占比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建行的收入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中报显示,受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重定价、存量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建行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2867.0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6%。
同时,建行持续推动轻资产、轻资本战略,并正在尽可能地加快培育新动能,提升非利息收入的贡献。上半年,建行实现非利息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25.93%,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25.7%,同比提升4.68个百分点。
建行行长张毅表示,非息收入的增长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652.18亿元(占经营收入的16.9%),同比增长4.02%,源自财富管理、投行资管、交易银行等领域的收入实现了稳健增长;另一方面,建行加强市场研判,优化投资交易的策略,其他非息收入增长较快。中报显示,建行上半年实现其他非息净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111.36%。
建行的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贷款与债券余额占资产总额比例近九成,聚焦提振消费、服务新质生产力、“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加大资源支持。
中报显示,上半年,建行推动“两重”建设落地见效,基础设施相关重点行业贷款余额稳步增长,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1.7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5%;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2%。
张毅表示,国家重点项目的落地和专项债的使用都会更加聚焦于投资的建设,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需求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建行已经采取了更加有力的考核激励政策,同时也优化了相关的信贷政策,将基础设施领域的贷款重点项目客户纳入了总行的白名单机制,并建立了持续的跟踪服务机制。基础设施项目的综合服务质效在下半年将进一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