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终止“A拆A”上市 南存辉要带正泰安能走向何方?)
递交上市申请两年来,先后三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而遭遇审核“中止”,正泰电器“A拆A”上市大戏迎来大结局。
9月1日,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877,简称:“正泰电器”)发布公告,宣布决定终止分拆其控股子公司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安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正泰电器在公告中表示,此次终止分拆上市是基于正泰安能业务发展较好、业绩增速快及公司业务发展整体考量的结果。公司强调,这一决定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未来整体战略规划的实施。
IPO撤单的背后
正泰安能于2023年6月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于上交所主板发行不低于2.71亿股,募资60亿元,主要用于户用光伏电站合作共建项目等。自成立以来,正泰安能专注于户用光伏领域,致力于成为一家数字化、服务型的户用综合能源服务商。
然而,正泰安能的IPO撤单并非无迹可循。此次主动撤回IPO申请,分析称可能与正泰安能的净利润规模已接近分拆上市的相关规则上限有关。根据正泰电器的公告,正泰安能作为正泰电器的控股子公司,其经营业绩将继续纳入正泰电器的合并报表范围。
据公开财务数据显示,正泰安能在2022年至2024年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04亿元、296.06亿元和318.2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53亿元、26.04亿元和28.61亿元。2025年上半年,正泰安能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47.98亿元,对应实现净利润约为19.01亿元。
也有分析认为,随着国家对光伏企业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出及市场环境变化,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与日俱增。财务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半时间内,正泰安能应收账款规模增长了5倍,存货余额更是攀升至352亿元,反映出其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周转风险和库存管理挑战,这些指标成为影响监管层审核态度的关键因素之一,来自监管审核层的压力越来越大。
此外,当前光伏产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一方面,全球碳中和目标推动清洁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产能过剩、技术迭代加速等问题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此环境下,企业需要平衡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的关系,避免盲目追求上市融资而忽视内生增长质量,这也是公司主动撤回IPO的重要原因。
锚定综合能源服务
目前,正泰电器直接和间接持有正泰安能64.13%的股权,而南存辉通过多层架构控制着正泰电器53%的股份,他是正泰安能实际控制人。
过去10年来,在南存辉的领导下,正泰安能在光伏行业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正泰安能已经成为我国户用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累计建成电站超180万座,业务覆盖屋顶光伏系统的合作开发、销售、勘测设计、安装及售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此次撤回IPO的决定,也被视为公司对未来发展战略的重新审视和调整,南存辉将更加灵活地布局新兴业务领域,计划重点切入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能源即服务(EaaS)等综合能源服务新兴领域,加快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步伐。此前,南存辉也提出,构建“共创共享共赢”的综合能源服务新生态。
早在2009年正泰电器上市前,南存辉便创立了主营光伏业务的正泰新能。若按原计划推进,正泰安能成功上市将使其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形成涵盖低压电器、光伏制造、新能源服务的多元化产业矩阵。从此次主动撤回申请看出,这位资深企业家近年来更倾向于稳健经营而非激进扩张。
实际上,撤回IPO并不意味着正泰安能会退出光伏市场。当前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户用光伏市场仍具增长潜力。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1.6亿千瓦,超700万家庭成为光伏“房东”。正泰安能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优化,积极布局综合能源服务新赛道,为能源转型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不过,在光伏行业洗牌加速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增长速度与财务健康、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将成为包括正泰安能在内的所有参与者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南存辉及其管理团队还要面临未来发展的多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