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南农商行 | 规模业绩双增,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稳中有进
作者 | 胜马财经 李察
编辑 | 欧阳文
经营实力再上台阶
2025年上半年,江南农商行在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导向,实现了经营规模与效益的同步提升,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从规模维度看,该行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核心业务规模稳步扩张。截至2025年6月末,江南农商行资产总计6237.07亿元,较2024年末5849.86亿元增长6.62%,资产规模迈上新台阶,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更坚实的资金基础。
在负债端,该行始终将“稳存款”作为经营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制定差异化激励政策、细化资金服务流程等举措,实现了存款规模稳步增长。报告期内,该行吸收存款余额达4780.04亿元,较2024年末的4406.16亿元增加373.88亿元,增幅8.48%,其中个人存款占比保持稳定,负债端“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在资产端,江南农商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截至6月末,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3763.85亿元,较2024年末3623.49亿元增长3.87%,信贷投放稳步增长,有效满足了企业和个人融资需求。
业绩表现方面,江南农商行盈利能力持续稳健提升,盈利结构不断优化。2025年1-6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4.1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03%,在利率市场化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营收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从营收结构来看,该行利息净收入达45.49亿元,虽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仍是营收的“压舱石”;中间业务收入表现亮眼,收入达4.99亿元,较2024年同期3.21亿元大幅增长55.45%,中间业务占比的提升,不仅优化了盈利结构,也降低了对利差收入的依赖,为盈利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利润指标方面,江南农商行盈利水平持续改善。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利润36.64亿元,同比增长7.21%;利润总额36.73亿元,同比增长7.45%;净利润29.44亿元,同比增长3.99%,其中归母净利润27.46亿元,同比增长3.12%。
值得关注的是,江南农商行在利润增长的同时,成本控制成效显著,2025年1-6月业务及管理费为15.4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6.27亿元下降5.34%,成本收入比降至23.76%,较2024年末的34.3%大幅下降10.54个百分点,成本管控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增厚了利润空间,体现该行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作为银行经营的“生命线”,风险管理与资产质量始终是江南农商行经营管理的核心重点。2025年上半年,该行通过持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信用风险管控、提升风控智能化水平等举措,实现了资产质量的进一步优化和风险抵御能力的稳步提升,为全行稳健经营保驾护航。
从核心风险指标来看,江南农商行资产质量呈现“一降一升”的良好态势。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28%,较2024年末的1.32%下降0.0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保持下降趋势,反映出该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与此同时,该行拨备覆盖率232.91%,较2024年末的229.71%提升3.2个百分点,不仅高于150%的监管要求,也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充足的拨备为应对潜在信用风险提供了坚实的 “安全垫”,体现该行审慎的风险经营理念。
资本充足率方面,江南农商行资本实力雄厚,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支撑。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达371.96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6%;资本净额533.05亿元,资本充足率14.99%。各项指标均远高于监管要求,不仅为信贷投放和业务扩张提供了保障,也为应对潜在风险预留了充足的资本空间。
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该行流动性状况保持稳健。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流动性比例为61.87%,较2024年末的58.32%提升3.55个百分点,远高于25%的监管红线;流动性匹配率达160.34%,较2024年末的158.41%提升1.93个百分点,同样高于100%的监管要求。
在风控智能化建设方面,江南农商行积极拥抱金融科技,以技术赋能风险管理。报告期内,该行上线大模型平台识别产权证及线上化授权管理功能,开发手机端市场风险日报功能,建立异常交易审批流程,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了风险识别、监测和管控的效率与精准度,风控体系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
深耕实体精准赋能
作为扎根常州、服务长三角的地方性法人银行,江南农商行始终牢记“立足本土、服务地方、支持实体”的初心使命,2025年上半年,该行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以精准的金融服务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在普惠金融服务方面,江南农商行坚持 “做小做散” 的战略导向,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将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普惠客群,切实解决普惠客群“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报告期内,该行持续优化普惠金融产品体系,加速推进“阳光贷”优质客群专项营销,下沉核心客户服务并主抓客户评议标准化建设,在核心企业认定数量和链上企业新增用信方面实现双突破。
在服务先进制造业与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方面,江南农商行紧密对接常州市委市政府战略规划,将信贷资源向先进制造业、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及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倾斜。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040.5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27.32%;批发和零售业贷款余额649.66亿元,占比17.0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余额291.64亿元,占比7.66%。
从贷款客户结构看,该行前十名单户贷款客户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领域,最大单户贷款客户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例为0.43%,最大集团贷款客户贷款余额占比1.06%,贷款集中度较低,风险分散度良好,体现了该行对实体经济多领域、广覆盖的支持态势。
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面,江南农商行以核心企业为纽带,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产业链金融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该行通过核心企业认定数量和链上企业新增用信“双突破”,将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的生产、销售、结算等各个环节,有效解决了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江南农商行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优势,持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早在2023年,该行就成立了“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乡村振兴光彩基金”,总额500万元,计划实施五年行动(2023-2027年),对溧阳市村、金坛区仙姑村等5个村实行定点帮扶,将金融服务与公益事业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了“江南力量”。
展望未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推进、常州先进制造业加速升级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实施,江南农商行有望进一步发挥地方性法人银行的优势,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为广大股东、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书写区域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END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