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爱德华·哈达斯:当金融与道德在现实中碰撞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9-06 17:10: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爱德华·哈达斯:当金融与道德在现实中碰撞)

2025年9月5日,牛津大学爱德华·哈达斯教授携其新作《货币、金融、现实与道德》来到上海图书馆东馆演讲厅,与本书译者周振雄一起,跟读者们进行了一场关于金融、道德与社会的深度对话,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理念。

《货币、金融、现实与道德》

[英] 爱德华·哈达斯 | 著

周振雄 |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25年7月


在哈达斯的金融理念中,“货币”与“金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他指出,货币是一种非常有用但存在问题、在伦理上是中性的东西;而金融则是一种有时能够在经济中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会招致贪婪的东西。

哈达斯首先阐述了货币的特点。他认为,货币能够帮助解决经济问题,它促进了劳动力与消费品及服务的交换,促进了自愿和非自愿的消费转移(通过税收、福利等方式);它有助于管理在地理形态上分散的生产和分销链,且有助于经济地位的分配。但反过来说,解决这些经济问题需要付出概念上的代价,因为人的价值本质上不是数字,不可互换,把货币的数字当作真正的价值来对待是不人道的。

对于金融,哈达斯指出,金融是一种金钱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钱关系会持续下去。许多类型的金融,包括消费贷款、土地抵押贷款等,几乎没有真正的经济用途,但金融确实为有用的投资,如工厂、公司、库存等筹集了资金。金融在快速扩张的经济体中尤其有用。然而,由于金融财富是无限制的,金融只关乎资金而非个人,当人们进行金融游戏、在股票市场或房地产上进行投资时,人们考虑的不是人而是资金,这就容易导向“金融招致贪婪”的观点。并且,人类社会似乎有接受这种贪婪性的倾向——社会中随处可闻的“收益越多越好,管它是否正义”“所有人都可以靠房产致富”“这是一场你与他人的(金融)对决”等言论,也佐证了这一观点。

对此,哈达斯揭示了《货币、金融、现实与道德》一书真正的重点:道德。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认为“贪婪扭曲人们的判断,贪婪永远不会满足”。人们能够在控制金融贪婪方面做得更好,只要我们以“道德”为准绳,将贪婪视作敌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