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滴公司:保险增长转好,合规仍需加强)
9月4日,水滴公司(WDH)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
2025年第二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23.9%;归母净利润 1.4亿元,同比增长58.7%,连续14个季度实现盈利;营业费用(包含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占收比为 38.7%,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
核心数据均向好,整体来看业绩可谓是稳健增长。
从具体的营收结构来看,水滴公司的营收主要包含保险业务、水滴筹以及数字临床试验解决方案,其中保险业务为其盈利的全部来源。2025年第二季度,水滴公司首年规模保费32.04亿元,短险FYP、长险FYP分别同比增长95.0%、45.4%;经营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39.0%。
情况相较第一季度明显改善。
2025年一季度,水滴公司保险业务的首年规模保费20.92,同比增长19.3%,短险FYP同比增长30.1%,经营利润为1.51亿元。
只是,保险业务增长明显,但是为该业务引流的水滴筹却是在下滑:二季度该项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7%,经营利润亏损3210万元,且筹款金额也由去年Q2的13亿变成了今年同期的12亿。
简单做个说明,水滴公司虽是因水滴筹而被熟知,但实质是一家以众筹、互联网健康等为引流平台的互联网保险中介商,其商业模式是用水滴筹、水滴互助等聚集流量,并引流到保险平台实现保险产品售卖变现。
所以我们看到,在此前水滴筹因骗捐事件出现公信力危机的情况下,水滴公司的保险业务营收、利润增长也随之乏力。
财报显示,2021-2023年,公司保险相关业务收入分别为30.71亿元、25.59亿元、23.41亿元,整体呈下滑趋势;而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虽有增长,但仅是微增,距离2021年度保险相关业务收入规模还有较大的差距。
利润情况就更糟一些,2022-2024年,公司保险相关业务的营业利润逐年下滑,分别为10.35亿元、5.28亿元和4.77亿元(2021年度未看到保险营业利润披露的数据)。
由上可看到,2025年第二季度水滴公司保险业绩向好,不再是因传统的模式带来。
而之于原因,水滴公司的管理层认为,系自研的水滴守护系列AI应用逐步在获客、销售、核保、质检等多个业务环节落地,有效提升获客精度和运营效率。
AI深度赋能虽提升了水滴公司的运营效率,但并未有效改善其合规问题。
就在3日前,水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因业务信息不真实,被湖北金融监管局罚款10万元,相关责任人余懿、李颖琪等人同步被警告并罚款共计2万元。
再往前推,今年5月上海市消保委曝光互联网保险存在产品名称有歧义、信息披露不全面、营销文案不规范、人工客服有缺失等四大问题,水滴保、蚂蚁保、京东保险经纪等保险公司旗下的多款产品被点名。
其中,水滴保主要存在营销手段不规范的问题,如其平台销售的水滴百万医疗险(焕新版)(泰康在线),销售界面宣称0-70岁均可投保,实际条款却限定投保年龄为30天- 65周岁,宣传与实际条款不符。
合规问题若不得到有效解决,即便由再多的工具赋能,最终恐还是会出现信任危机。
同样增长的还有数字临床试验解决方案,2025年第二季度该项业务净营业收入2770万元,同比增长34.2%,合作药企及CRO机构198家,累计入组患者12216名,累计履约临床试验项目1385个(2021年上线以来累计数据)。
虽然增幅最高,但基数较小,对此水滴公司的业绩贡献甚小。
综上,水滴公司业绩尤其是保险业务的业务,在AI的深度赋能下已经出现好转,但是展业过程中的合规规范仍需加强。
来源:经理人网
编辑:曹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