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务:智慧赋能+精细管理 助力高质量供水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国水务:智慧赋能+精细管理 助力高质量供水)

随着AI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的时代来临,人工智能对水的“渴望”却被忽视。据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28年,AI数据中心因冷却与发电而产生的年度用水量将达到10680亿升(基准情景),相较2024年估算值增长11倍。在AI基础设施的全球扩张背景下,水资源管理将成为关键主题。

此外,城市化进程加快,供水管网老化、外力破坏和维护不足等问题导致漏损严重,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增加了供水企业的运营成本与水质管理难度。如何破解“供水产销差高企”的行业顽疾,成为摆在各大供水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中国水务近年来在供水主业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运营上持续深耕,尤其是在智慧水务领域的创新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公司通过全面引入GIS、DMA分区计量、远传监测及数字化工单系统,显著降低了供水管网的漏损率,使其不仅达到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精细化管理:从“经验管网”到“数字管网”

传统的供水管网管理往往依赖经验和人工巡查,既效率低下又难以及时发现隐蔽性漏损。中国水务则率先在多地子公司推广管网GIS系统,将管网长度、管径、材质、埋深、敷设日期及阀门、消防栓等信息数字化,形成“可视化的地下地图”。

有了GIS的支撑,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查询与检索,定位爆管点,甚至通过“关阀搜索”实现应急调度,大幅提升了检修效率。与此同时,公司还将GIS与SCADA系统对接,实现了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这种“从经验走向数据”的精细化管理,让管网管理从幕后走到“屏幕上”,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

智慧水务:DMA分区计量精准控漏

漏损控制是行业公认的难点。中国水务以DMA(分区计量管理)为核心,建立起“分区监测—智能分析—快速响应”的闭环管理模式。

智慧管网DMA分区计量管理系统

以深圳大工业区水司为例,公司通过在关键节点安装智慧传感器,实时监测流量、压力和水质变化,并结合插入式流量计完成二级分区计量。当系统检测到最小夜间流量异常上升时,会自动发出预警并生成工单,第一时间推送至巡检人员。

这种模式不仅让漏点定位更加精准,也将处理时间压缩到最短。

成功案例:惠州溢源的“智慧减漏”

智慧水务的价值在惠州溢源公司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自2019年以来,公司以澳头片区为试点,率先完成DMA分区计量建设。通过多级分区和远传监测,短短一年内就发现了40多个较大漏点,累计减少漏水量超过105万立方米。

随着系统的逐步完善,溢源公司建立了覆盖7个一级分区、15个二级分区、27个三级分区和87个四级分区的DMA体系。到2024年底,公司的产销差率已由2018年的12%降至7%以下,为企业节约了巨额成本,也保障了区域供水的安全与可持续性。

高效运营:数字化工单让修漏更快捷

降低漏损不仅要“精准测漏”,更要“快速修漏”。中国水务通过外业管理系统,将工单、巡检、维修等环节数字化、信息化。

当DMA系统检测到异常并生成工单后,工单会立即出现在大地图上,显示派单时间、现场照片、安全交底内容及维修结果。全过程透明化,不仅提高了处理效率,还强化了监督管理。借助这一系统,公司大幅缩短了修漏响应时间,真正实现了“测漏快、修漏快、止损快”。

随着AI的发展高度依赖水资源,以及在“节水优先”的国家战略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供水企业必须走向更加精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路径。中国水务凭借在智慧水务领域的持续探索和应用,已经走出了一条“科技赋能、管理精细、运营高效”的发展之路。

(大湾区经济网 编辑 李鹏飞)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水务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