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谁读懂了中芯国际的收购预案?

来源:36氪 2025-09-11 10:35:2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谁读懂了中芯国际的收购预案?)

作者 | 范亮

编辑 | 张帆

9月8日晚,在停牌6个交易日后,中芯国际宣布复牌,并公布了收购中芯北方的交易预案。

次日,中芯国际A股股价下跌10.26%,中芯国际港股股价却收涨0.17%,期间最高涨幅甚至超过4%。

那么,A股和港股资本市场为何对这起交易态度迥异?

“国家队”并未离场

交易背景方面,中芯国际原本就持有中芯北方51%的股权,并将中芯北方按子公司核算。简单来说,中芯北方51%的净利润会计入中芯国际的归母净利润,由中芯国际股东享有。

本次中芯国际则要收购中芯北方剩余49%的股份,这样中芯北方的所有净利润都会由中芯国际股东享有。

中芯北方剩余49%的股份,原本由国家集成电路基金(32%)、集成电路投资中心(9%)、亦庄国投(5.75%)、中关村发展(1.125%)、北京工投(1.125%)等五家国资背景企业持有。中芯国际本次收购完成后,这五家国资背景企业也会同步退出中芯北方股东行列。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五家国资背景企业套现离场。

从交易方式来看,中芯国际采用了换股交易的形式,即以自身增发的股份,换取五家国资背景企业持有的中芯北方的股份。因此,交易完成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集成电路投资中心等将会成为中芯国际的股东,锁定期为12个月。

本次交易预案中还披露了中芯北方的核心财务数据。具体看业绩数据,中芯北方2024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29.79、16.82亿元,2023、2024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2.04、63.4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约8%,是比较典型的现金牛资产。

就具体的交易价格来看,中芯国际在预案中并未披露交易的总价(增发股份数*增发价格),但披露了交易的单价(增发价格),其中增发价格按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A股交易均价(92.75元/股)的80%计算,为74.20元/股,这个价格比A股中芯国际停牌前的收盘价低近35%。由于本次交易的总价还未完全确认,因此也暂无法确认收购的市盈率水平。

为何港股、A股走势迥异

上市公司在股价上升通道发行股份往往会被资本市场视为利空,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暗示股价可能被高估、可能会稀释每股收益(EPS)、增发价格折扣带来心理压力位。

对中芯国际而言,其增发股份主要购买的是子公司少数股权,并非新规划的投资项目,不完全符合“高位套现圈钱”的动机。因此,市场对中芯国际的这个增发收购预案,更多还是聚焦于是否会稀释每股收益,以及增发价格折扣带来心理压力。

从心理层面而言,国家集成电路基金、集成电路投资中心等愿意以74.20元/股的价格接受中芯国际股票,意味着这些公司认为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价位,对中芯国际A股股东而言,这个价格低于当前股价,港股股东则恰恰相反,因此也使得两个市场的投资者对中芯国际的这份收购预案态度迥异。

再来看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简单来说,不考虑股份加权影响,每股收益EPS=增发后归母净利润/(增发前股份总数+增发股份数量),其中增发股份数量=交易总额/增发价格。因此,对投资者而言,交易总额越低、增发价格越高,EPS就越不容易稀释,甚至还可能出现提升EPS的情况。

对中芯国际A股的投资者而言,本次74.20元/股的增发价格,明显低于中芯国际8月29日宣布停牌时114.76元/股的收盘价。尽管目前交易总额还不明确,但这个相较收盘股价偏低的增发价格已经先对A股投资者造成了冲击。

而在港股市场,港股中芯国际股价一直较A股存在折价,9月8日晚,港股中芯国际的股价仅58.15港元/股。因而对港股市场投资者,中芯国际A股的增发价格属于高价,反而会被解读为利好EPS的提升。

但正如前文所言,由于本次交易的对价还并未确定,仅在已知增发价格的背景下,尚不能明确判断对EPS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按前述的简易EPS计算方式估算,若使公司2024年对应的EPS保持不变,那么中芯国际需要以74.20元/股的价格增发约17.8亿股的股份,对应交易总额为1320亿元,对应中芯北方整体的估值近2700亿元,收购的静态市盈率约为160倍。

考虑到中芯北方属于成熟制程的晶圆厂,现金流较为稳定,公司的低资产负债率也说明近年并未进行大规模资本支出,难以给予高估值定价,因此收购对价大概率会低于前述测算金额。也就是说,本次收购对中芯国际股东的EPS而言大概率是拉升作用,如果交易对价显著低于前述测算价格,对EPS有较为明显的提振作用,那么本次收购对中芯国际而言就仍有可能会反转为利好。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 关 村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