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四周年 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大湾区经济网珠海讯(编辑 朱正群)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四年以来,已聚集澳资经营主体超7400户,在产业协同、民生互通、规则衔接等领域实现深度融合,成为“一国两制”实践的生动范例,推动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合作区成立至今,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2025年上半年达263.13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产业增加值175.74亿元,同比增长12.1%,占GDP比重提升至66.8%,产业结构迈向高端化。中医药大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澳门研发+横琴转化”模式成效显著,首个“澳门监制”同名同方药百诚稳心颗粒获批上市,澳门张权破痛油获广东省首批港澳传统外用中成药内地注册证书。高乐智能科技通过“澳门研发+横琴转化”,四年内开发出旅游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多款产品;广东树米科技借助“澳门+横琴”政策优势,海外业务已拓展至东南亚、中东及欧洲地区。目前,合作区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经营主体达1.2万家,空中客车直升机中国总部、宁德时代等国际企业相继落户,多元产业生态基本成型。
民生领域“无感无界”成为常态。新学期启用的琴澳跨境学生专车覆盖澳门27所学校,采用“免下车通关”模式,通关仅需4分钟,试运营期间学生免费乘坐。澳门居民叶栩栩表示:“从横琴到澳门上学比以前快了近半小时。”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今年秋季招生扩至600多人,澳门新街坊配套持续完善,24439名澳门居民选择定居横琴。医疗领域,65名港澳执业医师跨境执业,CPD学分互认政策落地;养老服务整合医疗护理、智慧养老资源,实现“养老”向“享老”跨越。
规则衔接取得突破,累计推动260余项措施落地。《澳门医疗人员在横琴执业管理规定》实施后,澳门医师张倩君无需每年重新提交执业材料;63名港澳律师在合作区执业,较成立前增长85.3%;政务服务推出“远程面对面”通办模式,实现“琴事澳办、双向通办”,商事登记“一地两注”效率显著提升。这些“小切口”立法和制度创新,为澳门居民在横琴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
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合作区就业澳门居民达5952人,同比增长16.8%;澳资经营主体7461户,同比增长15.7%;跨境执业港澳专业人士1599人,其中澳门医疗人员同比增长约12倍。澳门居民对合作区创业就业和生活环境满意度均超过80%,“同城一体”生活圈加速形成。合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产业、民生、规则”三大融合,推动更多澳资企业和专业人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琴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