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欧洲电动车争相“破局”稀土依赖 Neo耗资7500万美元磁体工厂正式投产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19 14:42: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欧洲电动车争相“破局”稀土依赖 Neo耗资7500万美元磁体工厂正式投产)

智通财经APP获悉,欧洲电动汽车行业的高管们纷纷奔赴欧洲东北部人口稀少的地区,以争抢在电动汽车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稀土磁体,而这种磁体在中国以外几乎难以获取。在与俄罗斯隔河相望的爱沙尼亚工业城市纳尔瓦,加拿大企业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斥资7500万美元打造的磁体工厂于本周五正式投产。该工厂初期产能每年可满足多达100万辆汽车的磁体部件需求。

工厂剪彩仪式举行之际,欧洲正处于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汽车制造商们正全力提升电动汽车产量。在全球贸易局势紧张的当下,这座位于爱沙尼亚的工厂为欧洲车企锁定供应链提供了契机。

Neo公司首席执行官拉希姆·苏莱曼(Rahim Suleman)在工厂投产前的采访中表示:“这是目前欧洲正在推进的最重要的关键材料项目。”

欧洲乃至全球在稀土供应链上存在脆弱性。Neo公司在爱沙尼亚的工厂生产钕磁体——正是中国限制出口的产品之一。这种磁体能够将电池中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动能,驱动电动汽车车轮转动。此外,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智能手机、风力涡轮机到战斗机,均离不开它。

今年早些时候,稀土磁体供应短缺曾迫使福特汽车公司(F.US)暂停其芝加哥工厂的探险者(Explorer)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生产,停产时长达一周。

Neo公司业务涵盖化工与金属领域,在全球(包括美国和中国)拥有10家生产工厂。2022年底,该公司决定在爱沙尼亚新建这座工厂。苏莱曼表示,工厂最终按时完工,且未超出预算。

Paradigm Capital分析师马文·沃尔夫(Marvin Wolff)在8月12日的报告中指出:“除Neo外,西方目前尚无电动汽车牵引电机磁体的生产能力。”

该工厂初期年产能为2000吨磁体,约占欧洲市场需求的十分之一。其原材料将从澳大利亚采购。

苏莱曼透露,Neo已签署多份为期5至7年、合同金额在5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的协议,并补充称,大规模交付将于2026年启动。他表示:“客户需求极为旺盛。”

此前报道称,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集团(Schaeffler AG)是该工厂的采购方之一。另有一家主要客户将于本周五在爱沙尼亚正式公布。

Neo计划于2027年启动工厂扩建项目,届时将把产能提升至现有水平的三倍。此举旨在满足欧洲汽车制造商激增的需求——为遵守2035年停止销售新燃油车的规定,这些车企正逐步转向电动汽车生产。

尽管有迹象显示欧盟相关指令可能会有所放宽,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 Merz)上周表示支持本国车企放宽相关规定的诉求,但欧洲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大方向已毋庸置疑。

上周举办的慕尼黑车展上,宝马(BMW)、大众(Volkswagen)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Mercedes-Benz Group AG)均发布了新款电动汽车,并称这些车型将助力其应对来自中国的日益激烈的竞争。

上个月,通用汽车公司(GM.US)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诺维恩磁体公司(Noveon Magnetics Inc.)签署协议,为其全尺寸皮卡车和SUV采购稀土磁体。此外,通用还与拉斯维加斯的MP Materials (MP.US)以及德国真空熔炼公司(Vacuumschmelze GmbH)旗下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子公司E-Vac磁体公司签订了合同。通过这些合作,通用计划实现大部分稀土磁体从美国本土供应商直接采购。

作为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商,MP材料公司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才启动磁体商业化生产,且在五角大楼资助的扩建项目完成前,其产能预计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这一角度来看,Neo显然具备先发优势,这让加拿大和欧盟倍感欣慰。作为欧盟成员国,爱沙尼亚目前是亚洲以外唯一具备稀土分离提纯能力的地区。

今年6月,在加拿大西部卡纳纳斯基斯举行的七国集团(G7)会议上,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展示了一枚来自Neo公司爱沙尼亚工厂的磁体。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也在会议发言时展示了同款磁体样品,并称加拿大作为稀土供应国“潜力巨大”。

Neo公司的苏莱曼表示:“坦白说,行业内其他企业大多还在对未来的计划夸下海口,而我们不到500天就建成了这座工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