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经观月度观察|经济继续修复筑底 消费和投资仍需加力)
李晓丹 实习生 魏琛琪 何抒澄/文 当前,经济正处于筑底修复的关键阶段,尽管部分指标呈现边际改善迹象,但整体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需要注意的是,消费内生动能偏弱,居民信贷受到影响,房价在四季度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工业领域的上游下行压力需要通过政策进行调节,企业盈利和财政发力是金融数据改善的关键。
宏观数据显示,2025年8月CPI同比增速降至-0.4%,PPI从-3.6%上升至-2.9%;制造业PMI由49.3%上涨至49.4%,新增人民币贷款5900亿元;M2增速与上月持平,增速为8.8%。
由《经济观察报》发起的“经济观察报月度观察”,每月发布一次。本次共有11家机构参与月度宏观数据预测。
CPI:核心价格同比持续回升
CPI公布值(同比):-0.4%
前值:0%
CPI预测值(同比):-0.2%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点评:8月份 CPI环比持平(前值0.4%),同比由平转降至-0.4%。值得注意的是,8月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5%,过去五年环比同期均值为4.1%。受前期产能持续增加,政策驱动市场减重,市场供应压力陡升,叠加二次育肥补栏情绪总体处于谨慎,进而猪价呈现反季节性下跌且跌至历史同期低位。鸡蛋价格环比上涨1.5%,低于近五年季节性5.9%的涨幅。
8月CPI环比不及预期,同比转降,翘尾因素拖累影响下9月仍或承压。对于CPI的下一步走势,需要主要观察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猪价稳中有降,食品价格整体稳定;二是供应过剩与需求增长乏力构成主要挑战;三是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助力PPI回升,但向CPI传导效果仍有待观察;四是消费内生动能偏弱,核心CPI修复空间有限。
PPI: 逐步筑底
PPI公布值(同比):-2.9%
前值:-3.6%
PPI预测值(同比):-2.9%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点评:8月PPI环比增速持平,结束了此前连续8个月的环比下滑态势;同比增速-2.9%,为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符合市场预期。
从环比来看,8月PPI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一方面,供需关系改善影响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价格由降转涨,主要得益于“反内卷”政策对市场竞争秩序的优化,无序价格战得到遏制后行业供需关系逐步回归理性。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上游行业价格环比回升,光伏设备、新能源车等新动能领域价格降幅收窄。另一方面,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部分有色金属行业价格环比回落。综合来看,前者占上风,带动PPI呈筑底回升态势。
工业领域供需调节政策有望进一步缓解上游下行压力,预计10月PPI 同比降幅可收窄至-2.6%,四季度有望接近-2.0%,但全球大宗商品波动、外需疲软,以及房地产低迷可能会扰动修复节奏。
PMI:供需两端均有所修复
PMI公布值(同比):49.4%
前值:49.3%
PMI预测值(同比):49.6%
中诚信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点评:8月制造业PMI供需两端均有所修复,“反内卷”下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上升明显。8月制造业PMI录得49.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PMI新订单—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0.7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增长动能有所恢复,但8月制造业PMI表现仍低于季节性水平,2021—2024年8月制造业PMI均值为49.6%。
从需求端来看,8月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和在手订单分项分别较上月上升0.1、0.1和0.8个百分点,虽然有所修复,但修复力度较弱,主要是“抢出口”效应走弱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需求形成一定透支,进入下半年后需求端增长乏力。从供给端来看,8月生产分项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至50.8%,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生产端修复情况好于需求端;生产活动经营预期分项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企业预期持续向好。
固投:三大分项均明显回落
固投公布值(同比):0.5%
前值:1.6%
固投预测值(同比):1.3%
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何宁点评:从房地产投资来看,投资降幅继续扩大,销售增速微降。一线陆续放松房地产政策,8月下旬以来新房成交有改善迹象,二手房成交再度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作为领先指标的库销比未见修复,这表明房价修复动能不强,短期仍有低基数支撑,四季度房价可能下行压力增大。
在制造业方面,关税扰动和“反内卷”对企业投资扩产意愿产生约束。8月制造业累计同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至5.1%、连续5个月增速放缓,且设备更新增速同样明显走弱。关税缓和但不确定性仍存,伴随反内卷政策和行业自律的推进,预计制造业增速将延续温和放缓态势。基建投资的降幅进一步扩大,需要注意的是,水利基建受高基数拖累,电热燃水下滑与反内卷导致光伏退坡有关,其他行业增速下滑可能受地方化解隐债影响。
信贷:企业盈利与财政发力是关键
新增信贷公布值(同比):5900亿元
前值:-500亿元
新增信贷预测值(同比):6620亿元
联储证券研究院副院长沈夏宜点评:8月企业贷款有所分化,企业新增短贷700亿元,同比多增2600亿元。一方面,去年同期“防空转”诉求下,虚增贷款(虚增多为短期贷款)到期续作的意愿偏弱,形成较低基数;另一方面,当月票据融资渠道阶段性收缩,部分企业或转向短期贷款融资。
居民部门信贷仍然偏弱。当月居民部门新增短期贷款105亿元,同比少增611亿元;二季度以来社零同比持续放缓,消费动能不足对居民短贷形成一定压制。新增居民中长贷200亿元,同比少增1000亿元。8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续降9.9%,一线、二线及三线城市均回落,居民购房杠杆意愿整体不足,叠加房价预期未企稳,进一步抑制按揭需求。
整体来看,8月金融数据呈现了“政府债供给下移+信贷需求不足”的格局,信用派生链条尚未走稳。金融数据能否形成趋势性改善,仍有待两方面的验证:一是企业盈利的恢复仍是核心变量。二是财政发力的节奏与力度至关重要。
M2:政策还需进一步发力
M2公布值(同比):8.8%
前值:8.8%
M2预测值(同比):8.7%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点评:8月份M2增速同比8.8%,与上月持平,M2—M1剪刀差回落至2.8%,前值为3.2%。政府债融资是共同推动M2增速与社融增速保持较高同步性的因素,随着政府债融资强度放缓,社融增速已开始见顶回落,在贷款需求不足掣肘存款派生的情况下,M2增速可能也会面临拐点,仍需关注四季度的财政融资节奏、政策发力强度和经济融资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