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650亿市场引巨头竞逐!小火锅的“热闹”与“挑战”,都在这了

来源:伯虎财经 2025-09-20 11:28: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650亿市场引巨头竞逐!小火锅的“热闹”与“挑战”,都在这了)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林恩

自2024年起,小火锅赛道从“小众细分”走向“大众聚焦”。

一边是海底捞、杨国福、呷哺呷哺等火锅头部品牌纷纷下场,另一边,巴奴、盛香亭、南城香、老乡鸡等跨品类餐饮品牌也相继涉足。与此同时,个体经营者也在涌入。

赛道热闹程度显著升级,这背后是市场规模、消费需求与品牌能力的多重共振。

01 规模扩容、巨头扎堆,“点亮”小火锅未来

从行业基本面看,小火锅已成为火锅赛道的重要增长极。

企查查数据显示,全国小火锅企业存量约2.3万家,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2.8%。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小火锅门店数为2.3万家,占全国火锅总门店数的5.5%。预计2025年中国小火锅市场规模将接近650亿元。

而这一增长离不开消费需求的直接驱动。

《中国火锅外卖行业发展白皮书》指出,“小火锅”、“工作日晚餐”等新型火锅以其独特的快餐属性,深受年轻用户的喜爱,成为日常就餐或家庭/朋友聚会时首选的方式。

另外,《火锅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且人均消费已降至70元左右,这一价格区间恰好符合小火锅的定价。

今年7月是小火锅赛道的一大爆发节点。

海底捞旗下“举高高自助小火锅”率先在长沙、宁波开业,门店采用自助模式,同时保留品牌标志性的服务细节,如门店提供金银分色食品夹(区分生熟)、扎头发头绳,服务员会帮忙打料、端菜。

杨国福麻辣烫则在青岛开出首家自助小火锅,首店开业便引发排队热潮。有“小火锅之王”之称的呷哺呷哺,部分门店悄然转型为“39.9元自助畅吃”模式。

此外,巴奴、盛香亭、南城香、吉野家、老乡鸡等品牌均已经涉足或曾经尝试过小火锅。

各大品牌集体涌入小火锅赛道,背后本质上是消费需求驱动+品牌能力适配,引发新一轮小火锅创业热潮。

消费端,单身人口近2亿的“一人食经济”、年轻群体对品质兼性价比火锅的消费需求,为小火锅提供了天然土壤。

品牌端,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指出,大型连锁品牌进入此赛道的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的复用。无论是海底捞的火锅业务,还是杨国福的麻辣烫业务,其后端的食材供应体系与小火锅高度共通,使它们能够迅速切入市场,将重心放在前端的业态创新上。

此外,小火锅模式相对简单,不需要专业厨师,只需要搞定标准化菜品与基础设备如旋转台、单人锅具,就可以开业。因此,许多年轻人将小火锅当作创业的“第一站”。

不过,当前的狂欢入场,并非意味着赛道普涨。业内观点认为,巨头入局本质是“存量市场的结构性调整”。

02 价格与模式背后,供应链成为竞争核心

随着品牌增多与竞争加剧,小火锅行业已从“野蛮生长”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在价格带、经营趋势与核心竞争力上展现出越发明显的发展方向。

从小火锅的价格带发展来看,赛道经营者试图在品质与价格之间找到平衡。

红餐大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7月,60~100元、20元以下的的小火锅数量都显著降低,只有20~60元区间的小火锅店在上涨,其中,20~40元区间的小火锅门店数占比最高,达到30.8%。

为了在同质化竞争中突围,小火锅品牌也在“模式创新”上发力,目前主要呈现三大趋势。

首先是品类融合。小火锅打破了“火锅只配蘸料”的传统,将酸奶、冰淇淋、蛋挞、冰粉等甜品纳入菜单,甚至部分品牌尝试“小火锅+奶茶”“小火锅+卤味”的组合,通过“跨品类搭配”提升客单价与复购率。

其次是快餐化转型。通过优化出餐流程如预制锅底、提前备好菜品,瞄准“工作日午餐”“通勤简餐”场景,贴合用户的高效便捷用餐需求。

再者是场景多元化。从传统“堂食聚餐”向更多场景延伸,部分品牌推出“小火锅外卖套餐”等,覆盖更多消费场景。

价格与模式背后,供应链正在成为品牌生存的关键能力。

餐宝典创始人汪洪栋认为,“比较劣质的小火锅门店正被淘汰,市场总体是处于做大阶段。”品牌们在运营上有较大的优势,而且小火锅这类平价餐饮要做得又好又赚钱,最重要的是比拼供应链价格,要靠规模化才能将成本降下去,“品牌此前的积累,可以辅助做到这点。”

文志宏也提到,除了差异化,小火锅赛道最重要的竞争力在于“能以低成本持续提供高品质食材的供应链能力”。

海底捞们的入局,也被视为一次供应链能力的“降维打击”,对于缺少供应链基础的新品牌而言,将是一场有力的挑战。

从当前趋势看,小火锅赛道的“热闹”还将持续,但也更考验品牌的经营能力。

对头部品牌而言,需在“供应链复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耕场景细分与区域下沉。对中小品牌而言,避免与巨头正面竞争,通过“地域特色”或“小众场景”打造差异化,或许是更可行的路径。

整体而言,小火锅赛道并非谁都能分一杯羹,但只要抓住“消费需求”与“供应链能力”两大核心,仍然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参考资料:

1、餐宝典:NCBD | 2025年中国小火锅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每日人物:巨头下场,围猎自助小火锅

3、品牌数读:呷哺呷哺“失速”之后,谁在围猎百亿小火锅市场?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呷哺呷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