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再扩容!港交所最新发布!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9-22 22:00: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互联互通再扩容!港交所最新发布!)

【导读】香港交易所:“北向互换通”下新增LPR目标利率互换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9月22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交易所)宣布,为满足境外投资者多元需求,“北向互换通”下增加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Y)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此外,香港场外结算将现有的人民币不交收利率掉期(CNY NDIRS)合约的最长期限从5.5年延长至11年。

境外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丰富

据香港交易所介绍,在内地和香港两地监管机构的指导与支持下,香港交易所旗下的香港场外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场外结算)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外汇交易中心)和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清算所),于9月22日联手在“北向互换通”下增加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Y)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此前,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当前许多外资机构都在寻找美债的替代品,中国国债信誉好、价格稳,其实是很好的选择。但外资机构普遍认为,中国国债流动性和风险管理工具不够丰富,所以我们要尽快补齐这方面的短板。”上述举措进一步补齐了香港交易所的短板。

据悉,上述业务推出当日,31家境内外机构积极参与,累计交易笔数为53笔,名义本金规模达人民币64.6亿元。三方基础设施顺利组织完成首日的交易、清算与结算,业务和系统运行正常平稳。

香港交易所表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我国贷款定价领域应用广泛,在“北向互换通”下引入LPR利率互换合约,将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可使用的风险管理工具,满足境外投资者多样化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互换通”持续平稳运行

“互换通”通过两地清算所互联,在充分保留两地监管规则、市场结构和交易习惯的前提下,为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安全的渠道。

香港交易所透露,自2023年5月15日上线以来,“互换通”持续平稳运行,交易日趋活跃,已成为境外机构投资者管理人民币利率风险的重要渠道。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等82家境外金融机构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5万余笔,合计名义本金约8.15万亿元人民币。

香港交易所表示,未来,三方基础设施将继续在两地监管机构指导下,与所有市场参与者紧密合作,不断丰富“互换通”产品,完善风险管理框架,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共同发展,助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此外,从9月22日起,香港场外结算将现有的人民币不交收利率掉期(CNY NDIRS)合约的最长期限从5.5年延长至11年,以便境外投资者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

编辑:格林

校对:王玥

制作:鹿米

审核:陈墨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香港交易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