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英特尔(INTC.US)股价飙升难掩代工业务亏损 分析师直言盈利可能性极低)
智通财经APP获悉,英特尔(INTC.US)近期凭借一系列重量级合作与融资消息股价大涨,但市场担忧其核心问题,即巨额亏损的芯片代工业务,依旧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尽管有英伟达(NVDA.US)、软银集团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投资者仍对英特尔的未来盈利能力心存疑虑。
上周,英特尔宣布与英伟达达成新的合作协议,并将通过出售股份获得50亿美元现金注入。受此消息提振,英特尔股价连续大涨,今年累计涨幅已达48%,市值增加超过500亿美元。
该合作是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加速拨付已承诺的89亿美元政府资金之后达成的,此外,软银也向英特尔投资了20亿美元。分析师指出,这些资金无疑增强了英特尔的现金流实力,但并未解决其最关键的产能利用率问题。
Spear Invest首席投资官Ivana Delevska表示:“英特尔最需要的是让代工业务实现强劲且可持续的盈利增长,但目前这一目标还非常遥远。”
过去四个季度,英特尔代工部门营收近180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约三分之一,但亏损高达130亿美元,成为公司盈利的最大拖累。
在上周的发布会上,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被问及是否会使用英特尔代工服务时表示,此次合作主要是“产品合作”,并强调英伟达将继续依赖台积电(TSMC.US)作为主要代工伙伴,同时评估英特尔的技术。
这种态度反映出市场对英特尔代工业务前景的怀疑。花旗集团分析师Christopher Danely上周将英特尔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卖出”,并直言其代工业务“成功的可能性极低”。
根据彭博社汇总的分析师预估,英特尔2025年调整后净利润预计仅为6.4亿美元,营收520亿美元;2026年净利润有望升至32亿美元,营收540亿美元。然而,即便实现这一目标,以当前股价计算,其2026财年的预期市盈率将高达43倍,接近互联网泡沫时期水平。
若股价进一步上升至2023年底峰值50美元,则对应的市盈率将暴涨至70倍以上。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首席执行官Nancy Tengler指出:“在缺乏可持续、强劲且加速增长的盈利环境下,估值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英特尔目前的高估值很难被投资者接受。”
英特尔正面临庞大的资本开支压力。2025年公司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180亿美元,2026年也将保持在150亿美元左右,导致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Tengler强调:“建设一家代工厂所需的资金和时间是巨大的,且最终能否具备足够竞争力仍存很大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英特尔的战略投资方软银集团股价也在日本市场大幅上涨。得益于创始人孙正义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大举押注,自4月新财年启动以来,软银股价累计飙升146%,成为东证股价指数表现最强劲的成分股之一,其指数权重已翻倍至2%,仅次于丰田汽车和索尼集团等蓝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