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9·24”一周年:ETF规模突破5万亿,99%主动权益基金取得正收益

来源:财闻 2025-09-24 09:21: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9·24”一周年:ETF规模突破5万亿,99%主动权益基金取得正收益)

沪指仅用6个交易日从2700点左右飙升至3600点上方;券商营业部国庆集体加班,去年10月单月迎来684万新股民“跑步入场”;10只A500ETF上报次日即获批,将ETF发行“卷”出新高度……

2024年9月24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给当时低位徘徊许久的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书写了上述令人记忆犹新的“名场面”。

时隔一年,沪指已站上3800点,A股总市值首破100万亿元,1500多只个股自“9·24”以来实现股价翻倍。

公募基金这一年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据同花顺统计,截至9月23日,公募市场总规模达34万亿,较去年9月末增加2.4万亿,ETF为此轮规模增长贡献最大增量。主动权益基金则承担起行情“捕手”角色,截至9月23日,超过99%的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取得正收益,其中近700只产品成为“翻倍基”(不同份额分开统计,下同)。

“国家队”大举增持,ETF总规模突破5万亿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公募市场总规模达34万亿元,较去年9月末增加2.4万亿元;总份额为30.96万亿份,较去年9月末增加1.55万亿份。

ETF是这一年公募行业规模增长的主力。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末ETF总规模3.5万亿元,一年后ETF总规模已突破5万亿元,达5.33万亿元。

比规模增幅更值得关注的是增速。ETF市场曾用16年时间达到第一个一万亿,之后三个一万亿分别用时近三年、一年和半年时间。而今年突破五万亿元的新高,仅花费了四个多月。

随着ETF市场的蓬勃发展,ETF不仅成为普通投资者入市的首选,更成为“国家队”为市场注入信心、稳定波动的重要工具。

今年4月初,A股受到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大幅下挫时,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果断“官宣”增持ETF,并明确其类“平准基金”的定位,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财闻据基金定期报告披露的数据统计,截至今年年中,中央汇金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资管)合计持有21只ETF,按照2025年中报披露的净值计算,“汇金系”两家公司持有ETF总市值1.28万亿元,较2024年年末增长22.63%。

一年内涌现700多只“翻倍基”

对于主动权益基金来说,这一年是一扫业绩持续低迷阴霾的一年。

财闻分别梳理了2023年9月24日—2024年9月23日,2024年9月24日—2025年9月23日两个时间段内主动权益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剔除成立于2023年9月24日之后的产品),发现以“9·24”为节点,主动权益基金出现三个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赚钱的产品更多了。“9·24”前一年,筛选出的6900余只主动权益基金中,区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的基金共449只,占比仅6.43%;924至今已有6945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高达99.38%。

其次,主动权益基金赚钱能力更强了。“9·24”这一年“翻倍基”(不同份额分开计)数量多达699只,其中25只产品收益率已超200%。而“9·24”前一年,表现最好的永赢股息优选A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仅23.42%。

赚钱能力不仅体现在更高的收益率上,也体现为回撤幅度更小。据同花顺iFinD,2023年9月24日—2024年9月23日,5200余只基金收益率低于-10%,其中500余只收益率低于-30%。2024年9月24日—2025年9月23日期间,未能取得正收益的产品中超七成将收益率控制在-5%以内,仅有东财价值启航混合A收益率低于-10%。

第三个变化是赚钱赛道变了。“9·24”前一年是红利投资策略的“天下”,彼时夺得“冠军基”的永赢股息优选,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重仓股几乎全部集中在公用事业板块。

“9·24”至今尤其是进入2025年以来,市场经历了多轮行情切换:2025年年初的机器人与AI投资热、连创新高的北交所与新消费龙头股、跑出年内首只“翻倍基”的创新药以及本轮领涨的算力、半导体板块。

截至9月23日,重仓算力、半导体板块的德邦鑫星价值灵活配置、中欧数字经济混合、信澳业绩驱动等近一年收益均超250%,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式、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等投资北交所的基金,也均位于“翻倍基”之列。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多项重磅政策落地

除了业绩全面回暖以外,“9·24”以来公募行业还迎来多项重磅政策。

今年1月,中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构建公募基金行业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协同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发展格局”等目标。

今年5月,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明确将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并提出将投资者盈亏及占比、业绩比较基准对比、权益类基金占比、投研能力评价情况等纳入基金公司评价指标体系。

《行动方案》发布至今,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已全部上市,第二批12只浮动费率基金也正在陆续发售中,公募行业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更深、更牢固。

今年9月,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各类基金的认(申)购费率全部被“砍一刀”:股票型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8%;混合型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5%;债券型基金的认(申)购费率上限由0.6%、0.8%,调降至0.3%。同时该规定明确投资者赎回基金份额产生的赎回费,应当全额计入基金财产。

据业内估算,若按此方案,基金销售费用改革每年整体降费约300亿元,降幅约为34%。

在9月22日国新办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回答记者关于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出台的政策和措施时,首先提到了投资端的改革:“坚持投资者利益优先,制定实施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完善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三阶段降费改革全面落地。”

在新闻发布会最后,吴清表示证监会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不断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