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珠江投资困局:千亿负债下的家族商业帝国浮沉

来源:经理人杂志 媒体 2025-09-25 10:47: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珠江投资困局:千亿负债下的家族商业帝国浮沉)



商业王朝的崛起与传承:珠江投资的沉浮之路

珠江投资31年的发展历程,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堪称中国民营房企发展的生动缩影。自1993年扬帆起航至今,这家由朱孟依家族掌舵的企业,曾创造出“广州珠江铂世湾210天热销70亿”的斐然佳绩。

其业务版图广泛布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60余个项目,逐步构建起地产、金融、城市更新等多元并进的宏大格局。

股权穿透情况显示,朱氏家族凭借珠江投资控股集团(30.15%)、珠光集团(20%)、衡阳合创(18.96%)等途径,牢牢把控着珠江人寿近90%的股权,精心构筑起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产融结合体系。



2024年:债务危机的爆发

然而,2024年债务危机的爆发,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打破了企业表面的繁荣。最新债券报告无情地揭开了其光鲜表象下的财务困境:全年营收虽达165.88亿元,却遭遇16.53亿元的亏损。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诱因,是高达34.95亿元的资产减值计提。



更为严峻的是,公司接连在“H21珠投1”“H21珠投5”等多笔债券上违约。截至2025年6月,逾期债务累计达34.62亿元。95.75亿元的短期债务与22.48亿元现金储备之间的巨大落差,使得这家总资产达1687亿元的企业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单。



三重合围的困局成因

战略僵化之困

珠江投资虽始终坚持“3 + X”布局,深耕大湾区,但高达90%的土储存量集中于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在楼市下行周期,这一曾经的优势反而成为沉重的包袱。回首2020年“逆势增长”的辉煌时刻,过度依赖核心城市高端项目的策略,在政策调控与市场遇冷的双重夹击下,其脆弱性暴露无遗。

多元化协同失效

从企业年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曾被寄予厚望的十大业务板块未能形成有效的支撑。城市更新板块虽参与了20余个项目,但1700万㎡用地的转化进程缓慢;珠江人寿等金融板块也受到地产行业的拖累,家族式控股结构更是加剧了风险的传导。

家族治理隐忧

朱氏三兄弟分掌珠江系、合生系(朱孟依)、珠光系(朱庆伊)的格局,虽通过交叉持股强化了对企业的控制力,但在债务危机中,却暴露出决策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合生创展同期面临1576亿港元负债的窘境,更是折射出家族商业模式存在的系统性风险。

突围之路在何方?

当前,珠江投资正积极尝试以“三法”破局:通过债务重组做“减法”,果断剥离不良资产;借助城市更新存量做“加法”,全力盘活土储;探索与国资合作,引入“乘法”效应。然而,其根本的突围之路在于打破家族治理的窠臼,建立现代企业风险隔离机制。

正如珠江投资在31周年宣言中所言:“唯有奋进者能乘势而上。”这家老牌房企能否在这场风暴中完成华丽蜕变,无疑将成为中国民营房企转型的典型样本,备受业界瞩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