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超过净利润2.5倍 科创板“含科量”持续上升

来源:大众证券报 媒体 作者:刘扬 2025-05-09 21:4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研发投入超过净利润2.5倍 科创板“含科量”持续上升)

随着年报收官,科创板“含科量”亦浮出水面。根据上交所统计,科创板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680.78亿元,超过净利润2.5倍,同比增长6.4%,最近3年复合增速达10.7%。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带动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含科量”不断增强

2024年,科创板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221.70亿元,同比增长0.24%;近七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同比增加3.09个百分点,其中54家公司增幅超过50%,285家公司营收创历史新高。全年共实现净利润475.23亿元,五成公司实现净利润增长,同比增加7.17个百分点,其中30家公司实现翻番,32家公司扭亏为盈。

值得关注的是,30余家公司结合自身业务与资本投入特点,披露了非标准会计准则(Non-GAAP)口径下的财务数据,为投资者了解公司核心业务发展情况提供了增量信息。如上市时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百济神州,持续披露了公司在剔除股份支付、折旧摊销等非现金费用影响后的经营利润情况,基于其全球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对经营费用的有效管控,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调整后营业利润转正,2024年度经调整营业利润达5.28亿元,同比增加57.04亿元。

科创板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680.78亿元,超过净利润2.5倍,同比增长6.4%,最近3年复合增速达10.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其中107家公司连续3年研发强度超过20%。

截至2024年末,科创板已汇聚研发人员24万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近三成。全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中芯国际、信科移动等龙头企业专利储备均超万项;累计138家公司牵头或参与的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重要奖项;超六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4家跻身单项冠军企业行列。

未盈利企业加大研发

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在建立之初就设置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允许科创属性突出、尚未盈利或尚未实现收入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有力增强了资本市场对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科创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与适配性。

2024年,科创板未盈利企业营收规模再创新高。根据Wind统计,已有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以下简称“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54家未盈利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44.79亿元,同比增长24%,高于板块整体营业收入增速;归母净亏损合计为136.41亿元,同比减亏36%。以2019年为基数,54家未盈利企业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6%,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从细分领域来看,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的发展呈现多点开花的格局。在生物医药领域,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将实验室的创新突破转化为千万患者的临床获益,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双落地。其中,20家以第五套未盈利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中,18家公司自研产品已上市,其余2家产品上市申请已获受理;16家公司营收超过1亿元,其中4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

实际上,近年来,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带动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54家未盈利企业合计研发投入459.44亿元,同比增长5.86%,迭创新高;总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6%,高于板块整体水平。

人才集聚方面,截至2024年末,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研发人员合计3.2万人,其中8家公司研发人员总数超千人,呈现出显著的研发导向人力资源结构。专利获取方面,截至2024年末,科创板未盈利企业共有专利1.7万项,其中发明专利约0.8万项,技术护城河持续夯实。

持续性的高强度研发投入为未盈利企业积累了竞争优势,也孕育出一系列具有行业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成果。例如,天岳先进2024年推出全球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产品,标志着我国第三代半导体领域从“国产替代”迈向“全球引领”;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是全球唯一获批治疗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口服小分子靶向药,有望惠及全球患者;中科飞测的明暗场缺陷检测设备填补国内市场空白,连续出货行业头部客户。记者
刘扬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