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以硬核科技赋能低空经济新蓝海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0-04 10:32: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以硬核科技赋能低空经济新蓝海)

经济观察网讯 据中国日报网报道近年来,低空经济快速崛起,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随着国家战略逐步落地,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完善产业链条、拓展应用场景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为国内领先的空天动力研发机构,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深耕技术多年,在苏州建立产业基地,推动航天动力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该所在低空经济领域探索"技术创新-产业落地-生态共建"的发展模式,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据31所所长凌文辉介绍,目前该所有三大类产品:涡电动力系列已研发出60千瓦、200千瓦、400千瓦试验样机;活塞动力涵盖10千瓦重油、75千瓦重油、100千瓦汽油机型;涡扇动力则拥有600公斤和1000公斤推力的成熟产品。未来,31所将重点发展更大功率和推力的动力系统,以满足eVTOL飞行器、无人机和商务飞机等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提升动力系统适配性方面,31所引入智能化设计理念。一键启动功能简化了操作流程;无传感器控制技术降低了硬件成本;智能热管理实现精准温控;智能电能管理通过"削峰填谷"策略优化能耗,使航时延长、油耗降低。

长三角地区的完整配套体系和强大的产业基础为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苏州靠近上海等高校密集区,能够快速吸引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与技能人才。

31所采取"平台+合作"的生态发展模式,在苏州建立了空天动力研究院作为技术转化的核心平台。通过与国内优势单位联合,已在苏州盛泽湖低空无人示范岛完成多项演示应用。

31所还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以及新兴产业企业建立合作,开展"动力-飞机-管控-应用"的新能源动力体系化技术研究。同时,通过高性能增材制造平台(包括3D打印技术),大幅缩短研发周期,推动实验室成果快速产业化。

"国家发展低空经济是长期战略,而非短期风口。"凌文辉认为,到2030年,我国通用航空器数量将突破千万架,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航天动力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