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MD与OpenAI达成重磅合作)
《投资者网》谢莹洁
人工智能巨头OpenAI在AI基建领域又下了一笔重注。
10月6日周一,据CNBC等媒体报道,芯片制造商AMD与OpenAI日前宣布达成一项为期四年、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芯片供应协议。
根据协议,OpenAI将在未来数年内部署总计6吉瓦(GW)的AMD GPU算力。为更进一步深度捆绑,OpenAI将认购AMD股份,比例可能会高达10%。
这一合作重塑了AI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在英伟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AI加速器市场中,AMD终于获得了顶级客户的认可,而OpenAI则通过这一战略布局,为其宏大的AGI愿景构建了更加多元化的算力基础。
在这项合作宣布后,AMD股价一度暴涨,创下近十年来的最大涨幅。
AMD与OpenAI合作
与传统的采购协议不同,AMD与OpenAI的合作远不止于简单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根据协议,AMD将向OpenAI提供数十万颗人工智能芯片,用于构建总计6吉瓦(GW)的AI算力基础设施,首批1吉瓦基于MI450系列芯片的部署将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OpenAI获得上限1.6亿股AMD认股权证,可按每股1美分行权,若全部兑现,持股比例约占AMD总股本的10%,成为其重要战略股东。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预计,该协议将在未来四年为公司带来每年数百亿美元的新增营收,并带动其他客户跟进,使AMD整体新增收入突破千亿美元;OpenAI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则称,算力瓶颈已限制ChatGPT等产品功能落地,与AMD的深度绑定不仅可缓解供应链压力,也符合“让AI惠及全人类”的使命。
公开资料显示,AMD于1969年在硅谷创立,这家成立于老芯片公司,主要提供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是全球第二大CPU和GPU(图形处理器)厂商。
OpenAI成立于2015年,一直保持着私营状态,目前已经是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2022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OpenAI借此抢占了AI应用开发大基座。
截至2025年10月初,全球有超过400万开发者用OpenAI提供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应用。92%以上的全球500强公司开始基于OpenAI的产品进行开发;ChatGPT全球周活跃用户已超过7亿,相当于全球成年人口的10%;OpenAI的估值也已达5000亿美元(约3.56万亿人民币),为全球市值最高的AI公司。
市场观点分歧
当前全球AI芯片市场正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英伟达凭借其CUDA生态和硬件优势,占据了AI训练市场超过90%的份额。根据行业数据,英伟达预计在2025财年实现2062.6亿美元营收,而AMD同期预计营收仅为327.8亿美元,差距悬殊。
长期以来,AMD在AI加速器市场一直被视为“遥远的第二名”,远远落后于英伟达。这项协议的达成,标志着AMD获得了生成式AI浪潮中最前沿的旗舰客户,极大地验证了其下一代Instinct产品路线图的实力。
根据数据,AMD今年的AI GPU收入预计为65.5亿美元,而与OpenAI的合作将成为其收入增长的强大跳板。
消息公布后,AMD股价单日飙升逾两成,市值一度增加逾千亿美元,市场普遍认为此举打破了英伟达在AI加速器领域的绝对垄断,为后续竞争格局增添变量。
有观点认为,这项交易对AMD而言是一场高风险的考验。它有望为公司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新收入,并提升AMD作为AI技术重要竞争者的地位。这同时也存在风险:这将使AMD的前景更加依赖于一个被一些人担忧可能正处于泡沫中的AI市场。
不过亦有分析师指出,英伟达在软件生态和机架级部署经验上仍具优势,整体AI算力需求持续扩张足以容纳多强并存,短期冲击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协议将三星、Astera Labs等HBM与UALink技术供应商纳入受益链条,显示出AI芯片战争已从单点算力延伸至存储、互联与系统级优化,而OpenAI同时获得英伟达千亿美元投资与AMD股权的双重身份,也令大型模型厂商在硬件上游的布局愈发微妙。
此次合作也让外界更加关注到一个正在形成的AI“闭环经济”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资本、股权和算力在少数几家头部公司之间循环流动:OpenAI锚定了巨大的算力需求,英伟达和AMD等公司提供芯片,而甲骨文等公司则帮助建设数据中心。
OpenAI与AMD的合作标志着AI芯片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随着首批MI450芯片明年交付,AMD能否如期兑现产能与功耗承诺、OpenAI如何平衡双芯路线,以及英伟达会否以降价或生态升级反击,将成为观察全球AI基础设施竞争走向的关键窗口。(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