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造车最不能少的是敬畏心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10-18 23:29: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造车最不能少的是敬畏心)

距离3月份在安徽发生致3人死亡的事故仅半年多,小米汽车10月13日在成都又卷入一起致人死亡事故。这两起事故的共同点是:车辆碰撞后迅速起火燃烧、车门不能打开、救援者无法从车外施救。人们在为逝者惋惜的同时,将注意力再次集中到小米汽车的安全性上。

有人说,一两起事故并不代表普遍性,很多企业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故。但半年多内两起事故,真的只能归咎于偶然吗?

行业内对小米汽车质疑的重点是其造车的时间周期太短。回顾小米汽车的造车过程,其宣布造车至今刚刚四年多,真正投入造车的时间更短,却已经有两款车推向了市场,这是否意味着它为了追求量产而忽视了关键的产品验证周期?汽车行业内的共识是,汽车作为出行工具,其安全性是与人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的大事,是造车企业必须严守的红线。汽车产品从设计开发之初就应做体系性的安全考量,并在车辆上市前经过完整的严格的验证测试。

另外,小米汽车在营销上也缺乏克制,对速度等参数的追求有误导消费者之嫌。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小米汽车发生事故后,引起的关注度相对更高?就是因为其长年累月的营销方式,自带流量的光环,但一旦发生重大事故,也很容易被流量反噬。

安徽事故发生后,9月19日,小米汽车召回了11.68万辆小米SU7标准版电动车。理由是“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如果只是在出现重大事故后才做“打补丁”式的纠正,仍是治标不治本。

汽车工业已经发展了100多年,当前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为造车新势力们带来参与竞争的机会,这些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新气象,但也滋生了诸多乱象。新造车企业普遍信奉更短的产品开发周期、迭代周期和验证周期,汽车产品的比拼正从整体性能偏向于单独的参数突破,一些企业不做底层创新而追求功能性的“伪创新”,混淆安全与创新的边界,比如,车规级纸巾盒、不具空气动力学功能的装饰性挖孔机盖等,就是让人哭笑不得的配置。

行业内一些头部企业的负责人坦言,将在电子消费品领域的经验直接套用到汽车领域,这是导致新汽车问题频出的根源。

因此,新的跨界造车者需遵循汽车产品开发逻辑,从头做正向研发,若将 “短周期”“参数崇拜”等视为竞争法宝,将会使汽车产品缺失了最重要的安全属性。不注重产品打磨而过度强调营销的做法,也会把整个汽车生态带入“恶性竞争”的泥沼。

今年以来,工信部等部委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隐藏式汽车门把手等,出台了多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0月17日也表示,将建立并推动实施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可以说,政策层面已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空前重视。以小米汽车为代表的新造车企业,无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壮大的有力推动者,但每一个造车者都须知,短期的成绩并不代表未来。汽车行业的历史上曾有过无数的品牌,也从来并不缺少一个新品牌。那些没有长远目光、不做核心技术创新的品牌,终将被淘汰。造车,最不能少的就是敬畏之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