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秦川物联2025年三季度业绩回暖 多业务驱动营收利润双增)
2025年三季度,秦川物联(688528.SH)交出了一份回暖的经营答卷,营收与利润均实现显著改善,同时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境外业务等板块表现亮眼,为后续发展带来积极的信号。
核心指标改善,境外收入表现突出
从三季度核心数据来看,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上涨1912.14万元,增幅达26.41%;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990.55万元,减亏幅度达69.22%,同时毛利率随营收增长同步上涨,整体经营情况较上半年明显好转。
前三季度维度,公司研发费用共计4240.9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9.36%。境外业务则实现爆发式增长,1-9月境外收入2936.23万元,同比增加2137.71万元,增幅达267.71%。
此外,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额达3309.52万元,同比增加2326.04万元;截至9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下降约14.09%,回款效率改善明显。
26.41%的营收增幅与69.22%的减亏幅度形成了“双改善”格局,说明公司营收增长并非依赖低价走量的形式,而是伴随盈利能力的实质性修复,毛利率同步上涨进一步印证公司在溢价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19.36%的高研发投入占比,收获了大量发明专利与国标参编经历,强化了公司的技术壁垒,也提升了在行业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267.71%的境外收入增幅,显现出公司在国际市场中已取得一定的成绩,避免了对国内单一市场的依赖,也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经营现金流净额的大幅增加与应收账款占比的下降,体现出企业从“规模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型,降低了坏账风险,为长期健康运营筑牢根基。
多业务协同增长,运营管理持续优化
可以看到,秦川物联的盈利改善并非单一板块驱动,而是业务增长与运营优化的双重结果。
其一,核心业务板块稳步增长。三季度燃气表收入保持增长,智能传感器业务表现更为突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20%。作为公司战略板块,智能传感器适配汽车、家电、低空经济等多领域场景,目前已进入多家知名企业供应链,还通过二级配套切入部分家电企业供应链,市场落地能力持续增强。
其二,境外市场成为新增长引擎。三季度境外燃气表收入大幅增长,叠加前三季度境外整体收入的高增幅,显示公司与现有境外客户合作稳定,同时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初见成效。
多措并举避免了单一业务波动对业绩的冲击。智能传感器业务进入多家头部车企与家电企业供应链,说明其产品已通过高端市场验证,适配多场景的特性也使其能对冲单一行业周期风险,为业绩的稳健提供保障。
境外市场的突破不仅带来收入增量,还表明公司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并已收获市场认可,为后续进入更多国家积累了经验。
紧抓行业机遇,多举措夯实盈利基础
展望未来,秦川物联还将从业务拓展、技术研发、成本管控三方面发力,推动长期盈利能力提升。
业务拓展上,一方面持续深耕智能传感器领域。紧抓新能源汽车占有率攀升的机遇,研发新产品、优化技术,进一步夯实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加速境外市场布局,紧跟国际趋势、响应客户需求,丰富出口产品场景应用。
技术与运营层面,公司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同时加强成本控制与内部管理,为盈利创造条件。此外,应收账款管理将持续深化,通过全流程管控进一步降低余额、改善回款,保障现金流稳定。
秦川物联接下来的规划与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同频,根据乘联分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52.14%,叠加车规级传感器自主可控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智能传感器业务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此时加大研发投入可抢占先机,巩固竞争中的地位。
技术研发与成本管控的双管齐下,体现出“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思路,而应收账款管理的持续深化,则是对前期有效措施的巩固,确保企业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始终保持健康的现金流,为长期发展筑牢“安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