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I创想营高校行走进暨大:AI是可学习、驾驭的“创意伙伴”)
“AI创想营高校行·青春创燃计划”暨大专场
编者按:
为迎接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 “AI广东·粤动21城”AIGC视频创作征集大赛正火热报名中。大赛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指导、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可灵AI作为AIGC技术独家支持平台,目前已开放21财经App和可灵AI官网两大报名通道,方便参赛者便捷投稿。
为更好激发广大高校青年的创作热情,赋能和挖掘青年AI创作力量,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可灵AI启动“AI创想营高校行·青春创燃计划”,联动大湾区重点高校开展巡回讲座。
南方财经记者魏彤 广州报道
10月16日,“AI创想营高校行·青春创燃计划”高校专场首站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开启,全方位为暨大学子及AI创意爱好者“充电赋能”,让更多人能用技术赋能创意,诠释体育的独特魅力。
本次暨南大学专场特别邀请到了新锐导演、深圳超维影像CEO龙新远,广州美术学院动画专业专任教师,副教授陈菲仪,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创意工作室AIGC负责人白宇航作为巡讲导师团,三位导师围绕AI工具实操教学、爆款作品案例赏析、视觉创意方法论等主题展开分享。
想要生成AIGC视频,就必须向AI模型提供相应的提示词,用以引导模型的内容生成,精确构建提示词,可以确保AI模型在生成任务中发挥最大潜力。
龙新远提出,AIGC的竞争力并非完全来自提示词,而是创作者对影视叙事、品牌传播、社会情绪的系统性理解。“AI是发散的,人必须负责收敛。”他表示,当前AIGC视频的生成主要是依靠,文生图、图生图、图生视频三步标准化流程。
龙新远以去年刷屏的科幻短剧《35岁社畜默示录》作为分享案例,他表示,他与拍档凭借两人团队借助大语言模型扩展剧情,用可灵1.6版“隐藏功能”生成电影感镜头,再辅以PS逐帧精修,最终24天完成24分钟成片,斩获多个AI电影奖项。
龙新远提醒同学:“AI会‘乱跑’,但‘跑偏’往往带来惊喜,关键是你得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把它圆回来。”
据悉,可灵AI(Kling AI)是基于快手自研大模型可灵和可图,提供高质量视频及图像生成和编辑能力,支持文生图、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
新锐导演、深圳超维影像CEO龙新远
生成AIGC视频核心创意是‘灵魂’,AI只是‘画笔’。AI降低了制作门槛,却抬高了创意门槛。”陈菲仪提醒现场同学,要先找亮点,再写剧本,并给出从叙事元素、取材经验和方法论三大维度的模板,鼓励学生与AI多轮对话从而碰撞出火花。
陈菲仪提出,要先将角色设定转换成影片需要的风格,再进行角色一致性的抽卡,能减少角色风格不统一的问题。
在讲座现场,陈菲仪通过F.1 Kontext进行现场演示,将吉祥物乐融融的三视图转换成毛毡风格,将其和骑楼背景结合,随后在可灵中生成风格统一、角色统一、场景统一的镜头底图,给出风格统一的解决方案。
广州美术学院动画专业专任教师,副教授陈菲仪
白宇航以《从创意到商业,AI时代内容创作新可能》为题,用四个实践案例拆解“一分钟AI宣传片”从创意概念、技术路径到风险控制的全部流程,她认为,“AI把重复劳动砍掉,留给创作者更多时间做思考与决策。”
白宇航透露:“生成优秀AIGC视频的秘诀是‘国产模型+多图参考+后期PS‘三件套。我们实践时甚至让AI互相命令,用中文写需求给ChatGPT,再让ChatGPT输出英文提示词给生图模型,得到了不少翻倍的效果。”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创意工作室AIGC负责人白宇航
“这次活动对我们学生的影响是立竿见影且深远的,是一次成功的认知破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过去,很多同学对AIGC的感受是“很酷,但很遥远”,甚至担心AI会取代传统传媒岗位,产生了一定的“技术焦虑”。但本次座谈会,通过专家的现场演示和解析,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AI不是一个黑箱,而是一个可以学习、可以驾驭的“创意伙伴”。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相关负责人认为,AIGC工具正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放大器”和“赛道拓宽器”。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熟练掌握AIGC工具已成为一项显著的加分项。掌握这些工具的学生,在实习和求职时,能够更快地完成海报设计、视频剪辑、创意策划等任务,展现出更强的综合能力。这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一种“人机协同”新思维的培养,让他们在未来职场中能更好地适应智能化的工作流程。
据悉,本次“AI创想营高校行·青春创燃计划”活动将陆续走进大湾区多所高校,包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澳门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持续为湾区青年输送AIGC技术干货与实战机会,助力更多青年参与到十五运会AI视觉内容创作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