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I创想营高校行走进广州美院:以AI辅助灵感,让表达回归创意)
编者按:
为迎接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 “AI广东·粤动21城”AIGC视频创作征集大赛正火热报名中。大赛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指导、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可灵AI作为AIGC技术独家支持平台,目前已开放21财经App和可灵AI官网两大报名通道,方便参赛者便捷投稿。
为更好激发广大高校青年的创作热情,赋能和挖掘青年AI创作力量,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合可灵AI启动“AI创想营高校行·青春创燃计划”,联动大湾区重点高校开展巡回讲座。
南方财经记者魏彤 广州报道
当国内高校仍在争论“是否该禁止AI写论文”时,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副教授赵甜芳就给出了答卷,其指导的本科生团队以“零美术基础、零AI经验”创作出数十条AI短视频,累计斩获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30余项,其中10条被广州电视台国传频道采用。
10月17日下午,“AI创想营高校行·青春创燃计划”高校专场活动走进广州美术学院。本次座谈会为美院学子邀请到三位巡讲导师,围绕AI工具实操教学、爆款作品案例赏析、视觉创意方法论等主题展开分享。
“AI不是‘学术作弊器’,而是‘教学催化剂’。”赵甜芳提出,当课程作业从交完就压箱底升级为公开播出和参赛评奖,学生就会开始主动优化提示词、核查事实、迭代画面。“当作品要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时,没人敢抄袭,也没人愿粗制滥造。”
赵甜芳把AI创作拆成6大模态、5大技能。她以制作《山海经》神兽“陆吾”为例,学生团队为生成“人面虎身九尾”,先后使用局部重绘、运动笔刷、反向倒放等技巧,迭代十余版才达到播出标准。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副教授赵甜芳 梁远浩/摄
“一个项目用上10个模型很正常,但通用大模型并不等于影视垂类模型,必须针对痛点需求自定义训练模型。” 新锐导演、深圳超维影像CEO龙新远同样认同,为了保证大屏放映的效果,PS仍然是必备的基础技能。结合多模态图片编辑,在关键环节进行分镜的局部重绘、去噪点等画面细化工作。
新锐导演、深圳超维影像CEO龙新远 梁远浩/摄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创意工作室AIGC负责人白宇航用威尔史密斯“AI吃面”对比片开场,直观展示生成式视频两年跃迁,并面向广美师生公开一套可复制的商业AIGC工作流。
同时,现场拆解4条已上线传播的标杆案例。该工作流以“提示词工程+风格化生图+中间帧过渡+PS/AE精修”四步闭环为核心,帮助创作者按时完成符合甲方诉求的AI短视频。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创意工作室AIGC负责人白宇航 梁远浩/摄
本次座谈会现场打破了 “我讲你听”的传统模式,全程开放麦,美院学子轮番提问、现场辩论、金句频出,真实呈现当下艺术院校学生对AI创作的热情、困惑与反思。
例如:针对AI创作的版权问题,龙新远以身说法,以2024年的平台规则,与2025年的平台规则做对比,指出AI创作的“避雷方向”,即:避免对未授权人物的形象呈现。一方面,可以结合美院学院自身绘画技能进行角色原创;另一方面采用“多模型融合”生成原创面孔。此外,如果对历史公众人物事迹进行电影制作、改编,务必取得家属书面授权。
“技术进化越快,法律红线越清晰,创作时必须规避版权风险,这是商业底线。” 龙新远说。
“AI只能辅助灵感,最终表达必须回归人本身。学生的问题,比我们的PPT更重要。”白宇航在会后表示,“高校AI课不能只顾炫技,要真正解答和指导学生敢不敢用、怎么用、会不会侵权、找谁维权等问题,才是让他们真正敢于拿起工具最好的方法。”
座谈会现场还发布了“十五运AI创意大赛”命题:城市×运动×创意,邀请学生24小时内完成一条15秒AI短片并投稿。
据悉,本次“AI创想营高校行·青春创燃计划”活动将陆续走进大湾区多所高校,包括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门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持续为湾区青年输送AIGC技术干货与实战机会,助力更多青年参与到十五运会AI视觉内容创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