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正文

奈飞(NFLX.US)Q3电话会:收入增长依旧是靠涨价和广告带动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0-23 06:42:1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奈飞(NFLX.US)Q3电话会:收入增长依旧是靠涨价和广告带动)

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奈飞(NFLX.US)召开了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公司实际经营利润为 38.7 亿,同比增长 33%,利润率 33.6%,超出市场一致预期。后续税费对公司整体利润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公司对 Q4 业绩的指引也基本与市场预期差不多。

公司收入增长依旧是靠涨价和广告带动。通过简单的估算,年初欧美核心地区陆续涨价(多数为 10%-20%),但与广告套餐渗透的影响对冲后(短期广告层用户的综合 ARPPU 不及原 Base 层),预计欧美 ARPPU 只增长了 6-8% 左右,再被大部分未涨价的亚太地区、高通胀的拉美地区稀释后,整体 ARPPU 估计只增了 3-5%。因此剩下的增长大头还是由订阅数贡献,但环比来看预估订阅用户也就净增了 400 万左右,低于过去两年每季度的净增量。

但实际三季度内容不算平淡,比如《KPop》成为奈飞史上最受欢迎的电影、《Squid Game》第三季收尾、《Wednesday》第二季上线后热度爆棚,观看次数挤进了历史榜单 TOP10。这一系列的传播热度,也使得市场事先对奈飞 Q3 业绩有了较高的期待。

公司三季度是 1P 广告系统在 12 个核心地区上线后,首次运行完整季度的时期,但该自研系统可能还需要通过收集回测数据进行调优。另外,关税带来的宏观环境动荡对高单价的奈飞广告不利。不过公司对今年广告收入目标暂时不变,仍为翻倍增长,Q4 将引入亚马逊 DSP 系统。结合市场预期,预计今年广告收入为 15 亿左右。

Q&A

Q: 随着 2025 年接近尾声并展望 2026 年,公司如何看待整体业务健康状况与未来机会?

A: 公司认为业务非常健康,对核心战略推进进展感到满意,同时认为未来仍有大量增长机会。第三季度收入符合预期,若不计巴西税务影响,营业利润将超出预测。

用户互动保持良好,美国与英国电视观看份额创新高,广告销售创下历史纪录。广告业务有望在今年实现收入翻倍。公司持续扩展直播与游戏产品,并宣布推出可在电视端游玩的 Netflix Games 功能。未来将专注于核心领域,推动技术与内容持续改进,以确保长期稳健增长。

Q: 能否详细说明税费支出的性质,以及为何超出营业线?

A: 巴西税项问题较为复杂,它并非所得税,而是一项在巴西经营业务所需承担的成本,具体名称为 “The Contribution for Intervention and Economic Domain”。该税为对巴西公司向境外支付款项征收的 10% 总额税,并非针对 Netflix 或流媒体行业专门设立,因此其他企业也可能受到影响。

2022 年,地方法院曾裁定我们不适用于该税项,因此此前未作计提。该问题核心在于税收是否适用于不涉及技术转移的服务支付。今年 8 月,巴西最高法院针对另一家公司做出裁决,扩大了税收适用范围,我们据此重新评估并认为损失 “可能发生”,因此在第三季度计入成本费用。

这笔费用覆盖自 2022 年至 2025 年第三季度期间,其中约 20% 归属 2025 年,其余部分涉及 2022 至 2024 年。需强调,这不是所得税,而是一项经营成本。若剔除此项影响,公司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率将高于预期,我们预计该事项不会对未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Q: 你们是否可以分享一下对 2026 年营收和营业利润增长的初步看法?

A: 我们将在明年 1 月的下一次电话会议上发布 2026 全年指引。目前财务目标保持不变,仍聚焦于实现稳健的营收增长、扩大利润率并提升自由现金流。

Q:鉴于您在财报信中提及将前期承诺额翻倍,是否意味着 2026 年全年广告支出也有可能翻倍?

A: 我们在 2025 年的进展令人振奋,广告收入实现翻倍增长。虽然与订阅收入相比,当前基数仍较小,但我们已经证明了具备规模化能力,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特别是美国广告预售承诺额增长超过两倍,其中部分将在 2025 年实现,部分将在 2026 年兑现,这正是您提到的关键点。更值得关注的是,程序化广告的增长率更高,这对于未来增量收入至关重要。

我们相信,程序化广告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收入来源。这波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广告主对我们不断扩大的规模和高参与度受众充满期待。同时,广告技术栈的全面部署使我们能够提供更多广告形式、更完善的测量体系和更丰富的购买渠道。我们的广告资源库也是一项关键差异化竞争优势。

虽然目前不提供 2026 年的具体指引,但我们对当前增长轨迹充满信心。

Q:展望明年,广告业务的核心发展重点有哪些?

A:当前的核心重点是简化广告主在我们平台的投放流程,同时拓展广告主群体多样性——这是支撑营收增长的关键方向。我们正引入更多需求方资源(如亚马逊 DSP、日本 AJA),并持续提升自有广告销售与市场拓展能力。同时持续迭代广告格式。本季度后期将推出广告互动功能。

展望 2026 年,我们将沿着这些方向持续发展:提供更多购买方式、增强全球定向投放与媒体策划的数据支持、推出模块化互动广告格式、强化 AI 能力,并在所有市场拓展测量功能。

2027 年我们将转向聚焦数据能力投资,包括基于机器学习的优化、高级测量技术及精准定向技术。可以说我们正在稳步推进。我们正稳步推进,但前方仍有大量工作待完成。坦率地说,凭借现有的技术与数据科学资产及专业知识,我们预计将比其他流媒体平台更快实现转型。

Q:随着广告套件和新的需求方合作持续扩展,你们的广告填充率是否符合预期?

A: 我们当前重点仍在优化整体收入指标。就填充率而言,确实已有所改善。随着市场拓展能力、测量体系和定向功能的持续加强,我们预计填充率将继续提升。

Q: 用户参与度是否符合预期?

A:是的。2025 年第三季度的总观看时长增速略高于上半年。我们在美国创下 8.6% 的季度最高收视份额,在英国达 9.4%。我们相信观看时长将持续稳定增长,并通过拓展节目内容范围进一步提升用户参与度。同时,我们看到部分内容创造了超额价值。例如,卡内拉与克劳福德拳赛成为本世纪最受关注的男子拳击赛,《KPop 猎魔女团》则成为公司史上最成功的电影,在文化层面影响深远。

我们将继续深化对这些差异化价值的理解,我们将长期受益于观众从线性电视向流媒体迁移的趋势。

第四季度拥有强劲片单,包括电影阵容和《怪奇物语》的最终季,并将在 2026 年延续增长势头。展望 2026 年,我们将推出多部热门剧集的新季及重量级新片,涵盖动作、爱情及国际内容。继一个强劲的第四季度之后,2026 年将迎来更加精彩的内容周期。

Q: 关于与 Spotify 的最新合作,能否谈谈这一合作?公司未来会多积极地拓展播客相关业务?

A:此次合作是与 Spotify 达成的视频共同独家合作协议,精选其顶级播客内容,为会员在流行文化、生活方式、体育等领域提供更多娱乐选择,并可随时随地观看。我们将像拓展其他内容品类一样,根据会员需求持续发展这一板块。

这也是一个整合高质量视频内容的重要机会,使 Netflix 的内容版图在影视作品之外进一步扩展至直播活动、脱口秀及游戏等领域。我们相信,这将进一步强化 Netflix 作为全球最重要娱乐服务平台的价值。

Q: 在《KPop 猎魔女团》取得强劲的院线表现后,您能否分享对院线窗口期内容商业化的新看法?特别是关于采用独家或非独家合作模式的最新观点?

A:我们的策略没有变化,仍然是为会员提供 Netflix 独家首映电影。我们会像《KPop Demon Hunters》一样,在秋季部分影片中安排院线发行,作为发行、宣传与市场策略的一部分,并将继续这样做。

《KPop Demon Hunters》的成功恰恰因为它首先在 Netflix 上线。影片逐渐积累人气,核心粉丝的反复观看带动了推荐算法,使其传播更广。Netflix 的发行模式消除了观众获取内容的障碍,助推影片在全球走红,也强化了我们 “流媒体首发、积累势能” 的策略。此外,影片的线下观影活动与合唱环节为粉丝带来独特体验。

自上线 8 周后,我们在影院举办特别放映并取得良好表现。我们计划在万圣节周末继续举办类似活动,并扩展至更多国际市场。

Q:你对 9 月卡内洛对阵克劳福德的拳赛有何观察?此类直播赛事是否影响了平台的用户参与度、用户获取及用户留存?

A:这场比赛是本世纪观看人数最多的男子拳击冠军赛。此类大型赛事能吸引大众关注,对会员具有独特价值,显著提升讨论度和拉新效果,并且我们也相信它们对留存会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直播内容在整体支出中占比不高,但影响巨大。我们对未来直播业务充满信心,计划继续扩大布局,包括 11 月 Jake Paul 对阵 Hang Davis 的比赛,以及明年在日本播出的世界棒球经典赛。

Q:能否谈谈全球体育版权与本地版权对奈飞的重要性?你们计划收购的体育版权是否需要显著加速广告业务增长?

A:本地与全球的取舍主要在于规模差异——即本地成本与受众规模的平衡。因此,我们的总体策略并无变化,仍专注于大型现场活动,体育赛事只是其中一部分,目前并未重点布局完整赛季版权。

对于全球与本地赛事,我们将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卡内拉对阵克劳福德的比赛具有全球吸引力,而日本的世界棒球经典赛则是面向特定市场设计并投入预算的项目。

在广告方面,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激发观众热情,因为广告和订阅收入都源于观众对内容的投入与喜爱。展望未来,我们对即将到来的直播赛事充满信心——包括 11 月 14 日的杰克·保罗对阵坦克的拳赛、圣诞节的 NFL 双赛等等,以及 2026 年日本世界棒球经典赛、2027 年和 2031 年的 FIFA 女足世界杯等。我们对这些赛事及未来更多的活动充满期待。

Q:你们是否在测试高级会员的免费试用?我们最近打开 Netflix 时看到 4K 升级提示界面。这是常规促销活动,还是你们正在有选择地测试免费试用?

A: 是的。我们持续进行各类优惠测试,帮助会员体验可能感兴趣的功能。例如,使用 4K 电视的会员会收到试看《Skycraper live》的通知,以了解 4K 效果。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多层次套餐和灵活定价,提升会员满意度与留存率。

Q:您是否认为潜在的行业整合将重塑竞争格局?这会是机遇还是威胁?这种变化可能对奈飞的内容战略和差异化产生哪些影响?

A:我们一贯倾向于有机增长,而非依赖并购。目前仍有充足空间在不改变战略的前提下实现盈利性扩张。若遇到合适机会,我们会以既定标准评估——是否能强化内容矩阵、提升能力或加速战略,但对传统媒体资产没有兴趣。

娱乐行业竞争始终激烈,过去多次并购(如迪士尼收购福克斯、亚马逊收购时代华纳等)并未根本改变格局。真正的挑战在于全球内容创作、AI 应用、用户体验和国际执行力,这些能力需要长期积累,无法靠并购快速获得。我们将继续聚焦核心能力建设与稳健增长。

Q:若行业整合后同时整合了影视制作和流媒体资产,是否会导致 Netflix 获取第三方内容的渠道减少?

A: 原创内容始终是我们业务的核心驱动力。十多年来,我们持续扩大原创内容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多类型创作。虽然我们也欢迎来自第三方的授权内容,但获取渠道本就存在波动,且我们从未依赖任何单一供应商。

竞争对手既是内容提供者,也是平台参与者,他们的授权策略时常调整,但这并未对我们造成实质影响。任何单一供应商的内容仅占总观看时长极小比例。更重要的是,Netflix 已被证明是帮助外部 IP 积累观众、提升价值的最佳平台。

Q:Netflix 最近推出了可在电视上玩的派对游戏。你认为游戏会如何改变会员每天在 Netflix 上花费的时间?

A:游戏是全球规模约 1400 亿美元的重要娱乐形式,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游戏本身,更是互动性的拓展——让互动与线性叙事互补,创造全新娱乐体验。

我们正在测试实时投票等互动功能,如《大卫张的晚餐时光》《明星搜寻》,未来将推出更多互动直播项目。

在游戏开发方面,我们已建立完整基础,包括研发能力、上架服务和玩家连接机制。接下来将聚焦核心品类,推出更多基于自有 IP 的精品游戏,如《鱿鱼游戏:解锁版》《黑镜宇宙:天使》等,并扩展儿童游戏(如《小猪佩奇》)和家庭派对游戏(如《拼字派对》《猜词游戏之夜》《俄罗斯方块》《派对破坏者》)。

用户可直接用手机游玩,无需额外设备,这正是体验的核心。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利用手机的功能增强互动体验。总体而言,这些尝试正提升用户参与度与留存率,我们将继续审慎加大投入。

Q:上季度您提到 Netflix 对部分 YouTube 创作者而言是个绝佳平台。此后贵公司宣布与马克·罗弗达成一项新的 Crater 合作协议。我们是否可以期待该领域有更多进展?贵公司具体寻求哪些类型的内容?

A:我们希望与全球最优秀的创作者合作,无论来自好莱坞、韩国、巴黎,还是社交媒体平台。并非所有 YouTube 内容都适合我们,但像马克·罗弗、瑞秋女士这样的创作者非常契合。事实上,这并非新尝试——我们早已与米兰达·辛格、King Bach 等网络创作者合作推出节目和电影,如《仇敌退散》《保姆》《杀手女王》等。如今我们也在打造视频播客专区,继续为全球创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Q:奈飞利用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能力的看法有何演变?Sort 等新型 AI 内容创作应用带来的影响?从用户参与度角度看,您认为这是否会形成新的竞争?

A: 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态度一贯明确。过去十五年来,AI 和机器学习已深植于我们的技术体系与业务流程中。我们拥有庞大数据资产与规模化产品,这使我们能够抓住 AI 带来的新机遇。

生成式 AI 在多个领域展现潜力——可提升生产力、加速创新,并为会员与创作者创造更优成果。多数应用可直接整合进现有工具,重点投资方向包括产品体验、内容制作与广告业务。

在内容创作上,AI 目前对 UGC 创作者影响最明显,它能提供更强大的创作工具,但不能替代创造力。正如 AI 音乐虽广泛存在,却未能取代顶尖艺术家一样,我们认为 AI 将成为创作者的辅助工具,帮助他们以更高效、更具创新的方式讲述故事。我们的目标是让 AI 真正成为增强创造力的工具,而非取代创造力本身。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