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三季度浙江GDP增速5.7%,新动能、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柳宁馨 杭州报道
10月24日,浙江省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数据,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向新向好态势。
(第四届数贸会上宇树科技的展位,拍摄:柳宁馨)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浙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849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5.2%)。
分产业看,前三季度,浙江第一产业增加值173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6086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40674亿元,增长6.0%。
整体来看,前三季度,浙江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工业、服务业、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增长形成多点支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物价运行平稳。浙江民营经济活力充沛,在稳步转型、创新发展方面发挥重要支撑,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正寻求内生裂变,发展新质生产力。
浙江工业增长基本平稳,民营企业贡献突出。前三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7.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
浙江服务业支撑有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前三季度,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同期,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08亿元,同比增长5.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分别增长5.3%、4.6%。
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受房地产拖累明显,但有效投资结构优化,制造业、基础设施及新兴产业的投资活跃度上升,呈现“房地产降温、实业升温”的结构性特征。
前三季度,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同期,浙江制造业投资增长10.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4.2%、24.9%、13.8%。
结合CPI、PPI数据看,浙江整体消费价格水平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企业成本有所缓解,工业利润略有改善。
前三季度,浙江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9月份,CPI同比下降0.2%,环比持平。同期,浙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0%和3.9%。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1%和4.3%,环比均下降0.1%。
从居民收入指标看,当前浙江居民整体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小幅缩小。
前三季度,浙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653元,同比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73,比上年同期缩小0.02。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浙江全省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浙江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褚英国解读认为,前三季度,浙江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产品供给增势强劲。
从研发投入看,1—8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营业收入1.3个百分点。
从新兴产业看,前三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4%、11.6%、10.6%和9.6%。同期,浙江新兴产业投资保持活跃,高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2.3%、10.0%,增速均明显高于全部投资。
从新质产品看,前三季度,浙江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笔记本计算机、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5.6%、53.8%、41.3%、41.1%和11.0%。
除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浙江也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新转型,实现“老树发新芽”。
前三季度,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浙江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0.0%。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正以更大力度推动内生项目落地见效,注重内生增长,稳住本地企业、建设好项目。
早在今年5月,浙江召开全省传统优势企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现场会,推动浙江传统优势企业内生裂变精准破题,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和内源增长迭代,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先进制造业比重,提升以全要素生产率为重点的发展质效。
今年8月,浙江印发《关于支持传统产业内生裂变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举措》,力争到2027年,全省每年实施10亿元以上内生裂变项目100项以上,优势企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初步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