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OPPO“绿线门”,伤了谁?

来源:斑马消费 2025-10-29 08:22: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OPPO“绿线门”,伤了谁?)

斑马消费 任建新

2025年10月,正值OPPO Find X9系列上市之际,其部分旧款机型屏幕出现的“绿色竖线”问题引发广泛关注。问题机型集中在Find X2、X3、X5等历代旗舰,以及部分一加与Reno系列产品上,且多数案例发生于设备使用三至四年后。

据《第一财经》,OPPO方面回应称:“对于存在该屏幕线条问题的设备,对购机4年内的提供免费更换屏幕服务;对购机超4年的,提供远低于市场价的优惠换屏政策。”

然而,回应是一回事,落地如何是另一回事。用户看的是流程顺不顺、标准稳不稳、处理快不快。这些细节,才是品牌服务力的试金石,也是能不能站稳高端的压舱石。


绿不“受伤”,体验才是

OPPO的售后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如何?一些用户的体验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例如,近期便有用户在小红书发帖称,绿线出现当天尝试联系人工客服,“打半小时都打不通”,而在进一步咨询中被明确告知只有4年内的机型才可享受优惠政策。

该用户指出,“手机放桌上,好好的出现一道绿线,一问就是硬件问题,修下得好几百,搜了下文章,大部分的人都是用了4年,自然出现这个线,意思是你家手机保质期是4年呗?”

这位用户的经历,直指“绿线门”的核心矛盾之一,当意外故障发生时,官方回应的“有政策”与用户实际的“体验感”形成了一道裂痕。客服电话长时间无法接通,让4年的保修政策对一些用户而言,在第一步便“遇阻”。

类似的体验,另一位用户也遇到了。他在Find X3使用4年6个月后出现绿线,拨打客服电话后被要求携带购买凭证换屏,报价为399或499元;但若无凭证,则维修报价直接升至1700元以上。该用户说道,“反正目前我感觉我像是一个皮球在被踢”。

虽然OPPO明确提出“四年内免费”,但实际服务中,凭证成为必需的前置条件。这让不少用户困惑,时间达标,却因“证明”缺失被挡在门外。如果一项售后政策不只在考验用户的“保存习惯”,也拉高实际维修门槛;如果当一部使用了四年半的旗舰手机,因未能保存好票据而面临高达1700元的维修报价时,用户产生“像是一个皮球在被踢”的感受,是不是必然的?

售后政策公布只是第一步。真正影响用户感受的,是处理能否顺利推进。流程是否清晰?判断标准是否一致?不同渠道执行是否同步?这些环节决定了用户是否信任一个品牌。在高端价位段,用户期望的不只是好产品,还有各项服务体验。这些细节,最终决定了品牌的长期口碑。

在中国手机市场逐步进入更新周期延长、竞争加剧的存量阶段之下,由购买向长期关系转化的品牌竞争力愈加重要。

回到OPPO“绿线”本身,技术决定产品的下限,而服务才能决定品牌的上限。


高端为王,还是用户为基

过去三年,OPPO持续推进高端化产品布局。从2020年推出Find X2开始,到2025年发布Find X9系列,主打影像系统、外观工艺和操作流畅性等方面的优化。

近期,OPPO还与蚂蚁集团达成合作,计划将AI能力应用于支付、健康、保险等场景,推动产品与服务向多领域拓展。

无论是硬件迭代还是生态合作,都释放了OPPO继续上探高端的信号。然而,“绿线门”所暴露的,不仅是OPPO的品质,更有服务的短板。

“绿线门”爆发于Find X9发布同期,为OPPO的高端战略带来了一个具体的检验节点。问题机型多为旗舰设备,用户购买时价格不低,使用年限三四年。如今故障集中出现,直接影响OPPO的口碑。

OPPO此时面临的考题,是用户的使用周期正在变长,判断标准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只看产品参数,还要看服务是否稳定,体验是否连续。

尤其是在高端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能不能留住老用户,才是更难的考题。这些用户的价值有三:

第一,他们不是一次性消费者,而是品牌的长期资产。这类用户本可以在出现问题后直接更换品牌,但他们仍愿意等待、愿意沟通,说明他们对品牌过去的体验仍有信任基础。只要这一信任被延续,他们会继续在下一轮产品中做出正向选择。

第二,他们具备溢价承受能力,是高端市场的核心人群。高端产品不是依靠价格战赢得销量,用户更在意的是品牌价值。这部分用户的留存,直接决定品牌在高端赛道能否形成稳定的收入结构。

第三,他们具有“外溢效应”,其使用反馈会影响潜在用户的判断。在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阶段后,新用户越来越依赖老用户的使用评价来做决策。如果这部分人群保持稳定,品牌就拥有了最具说服力的口碑基础;一旦流失,其负面体验也可能会加速扩散。

然而,理想中的用户维系与现实的市场表现之间,正出现一道鸿沟。在“绿线门”事件爆发前,OPPO的市场表现已显疲态。


跌出前五,因由何在

2025年第三季度,OPPO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排名下移。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季度跟踪数据,其当季市场份额为14.5%。在出货总量略有下降的大盘背景下,OPPO虽守住了基本盘,但其“平稳”或也意味着边缘化压力正在显现。

而在全球市场,OPPO更具挑战。根据IDC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OPPO未进入全球出货量前五,被归入“其他”类别。尤其是在传音与vivo实现增长的同时,OPPO在多数海外市场的增长势头尚未显现,全球影响力出现阶段性减弱。

更具信号意义的,是OPPO在全球高端市场的缺位。根据Counterpoint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单位销量份额数据,全球高端手机(售价600美元以上)销量同比增长8%,创上半年历史新高。苹果仍以62%的市场份额领先,华为、小米、谷歌Pixel和三星紧随其后,OPPO未进入全球高端前五。

这一细分市场增长速度超过整体手机市场,是决定品牌未来利润空间与用户结构的关键阵地。苹果、小米、Pixel、华为不断巩固市场心智,而OPPO虽同样持续布局Find系列与自研AI模型,却未能站稳全球高端市场,或意味着技术投入未能转化为可识别的全球品牌资产。

OPPO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排名波动,并非一次性事件所致,而是由高端品牌渗透不足、全球用户结构不稳定等多重因素叠加而成。在国内市场,其仍保有基础体量和线下渠道优势;在全球市场,高端定位未立、AI化转型尚需持续跑通,挑战正同步显现。

短期来看,随着Find X9系列全面上市与自研AI系统进入实用阶段,OPPO仍有机会收复部分失地。但长期而言,此次“绿线门”与市场排名的双重警示已经表明,高端化绝非产品价格的提升,而是品牌、信任、服务与生态的全面跃迁。未来OPPO能否重新站稳,不只是看出货数字,更取决于其能否建立起长期且高价值的用户关系闭环。$小米集团-W(HK|01810)$$蓝思科技(SZ300433)$$深港通手机产业链R(SZ483009)$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小米集团-W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